耕耘有時,豐收已至。在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各個鎮村,村民們已開始搶抓農時和晴好天氣,組織收割機加緊收割,一幅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鄉村和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秋天的固陽,有著沙瓤土豆的圓潤,有著青皮南瓜的甜蜜,有著油菜籽的顆粒飽滿,也有著燕麥草的恣意生長。
固陽人豐收的愿景在春耕備耕時就按下了“啟動鍵”。在固陽縣2024年農牧業重點工作部署會議上,就農牧業重點工作進行系統安排部署“全縣農作物計劃播種160萬畝左右,其中糧食種植85萬畝(小麥6.8萬畝、玉米31萬畝、馬鈴薯7.2萬畝、雜糧40萬畝)、油料40萬畝(油菜籽10萬畝,花葵、油葵30萬畝)、黃芪10萬畝、其他作物25萬畝”……一串串數字是農耕增產目標,也是產業富農思路。
為確保完成全縣種植任務,固陽縣農牧局帶頭緊抓春耕生產主動權。以線上+線下雙渠道宣傳春耕備耕知識的方式,讓農戶實時掌握當前農事情況、科學選購種子;與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經銷商對接,掌握當前物資儲備情況和農資價格變化;安排技術人員對農機設備提早檢修,確保各類農機具以良好狀態投入春耕生產;積極與駐縣銀行對接,采取開通審批綠色通道、辦理惠農貸款等助農金融措施,及時解決春耕資金需求。一年之計在于春,通過多措并舉多向發力,為全年全縣農業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開了個好頭。
春耕連著夏種,被汗水澆灌的固陽大地,逐步披上了豐收的色彩。
隨著馬鈴薯收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大小均勻的馬鈴薯翻滾而出,農田里人們正忙著分揀、裝袋、搬運……固陽縣金山鎮馮灣村,一派喜氣洋洋景象。拿著金黃色圓滾滾的馬鈴薯,種植大戶蒙永利喜不自勝。“今年馬鈴薯長勢特別好,我一共種了300畝馬鈴薯,有望獲得一個大豐收。”
與此同時,銀號鎮麻池村的貝貝南瓜也趕上了豐收熱潮。“貝貝南瓜香甜軟糯,其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近年來深受百姓喜愛。”濰坊偉銘傳媒有限公司法人朱法偉介紹說。“我承包了一千三百多畝土地種植貝貝南瓜、板栗南瓜和紅瓜,今年畝產在三千斤左右,收益比較可觀。”貝貝小南瓜因其小成本、低投入、高產量已成為當地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金秋十月,懷朔鎮老營盤村的油菜籽漸漸褪去金色燦爛的外衣,換上了沉甸甸果莢。匯禾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春燕告訴記者“今年由于采用了寬膜溝播種植技術,相比周邊農戶傳統種植方式,畝產產量增加了20%以上。”該項技術種植的油菜葉片寬大、莖稈粗壯、果莢飽滿,這樣的新型種植技術也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認可。
由于雨量充沛,萬畝飼用燕麥也長勢喜人。固陽縣農牧局一行工作人員已完成各鎮村的燕麥驗收工作。據統計,今年燕麥鮮草畝產平均可達2000公斤,最高產量高達3200公斤,共驗收18403畝,涉及補貼資金128.821萬元,帶動了縣域內燕麥種植戶實現致富增收。
近年來,固陽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制與良機的深度融合,提升糧食產能,保障糧食安全,2024年固陽縣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60.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