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處處天寒地凍。不過,位于北京延慶張山營鎮韓郝莊村的綠環明耀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里卻溫暖如春。寒冬時節,在這座寬敞的溫室里,許多冬季“隱藏款”水果相繼成熟,為單調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走進綠環明耀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暖風撲面而來,在和煦的陽光下,枝葉繁茂的樹上掛著顆顆飽滿、金黃碩大的柚子,不遠處草莓的片片紅色點綴其中,格外惹人喜愛。行走在地壟間,水果的甜味混合著泥土的芳香充盈鼻腔,這里還有丑橘與檸檬也掛果成熟,紛紛亮相。
提起柚子,人們并不陌生,一般來說,柚子生長于南方,喜歡高溫潮濕環境。據介紹,今年該合作社引進新技術,種植出的柚子等水果不但個頭可觀,味道也絲毫不遜色于原產地水平,既提升了大棚空間利用效率,也進一步提升了設施大棚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
據了解,綠環明耀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設施暖棚8棟,春秋棚2棟,已連續種植各品種草莓多年。2023年,為進一步提升大棚種植附加值,在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持下,合作社啟動了“南果北種”項目,采購優質苗木移栽進大棚,通過控制溫濕度和光照,為柚子等熱帶植物制造了適合生長的外部環境,并在延慶地區首次試種成功。
北京綠環明耀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武佳奇介紹道:“去年大伙就行動起來,開始育苗,今年成功掛果,現有柚子、丑橘、檸檬等南方水果。希望大家在體驗張山營小鎮的冰與雪時,也來體驗農事采摘的快樂。”
近年來,延慶區通過整合資源,大力建設現代化設施農業,引導群眾從傳統種植轉型特色種植,實現高效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同時,還積極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特色“農旅融合”生態觀光綜合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如今,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南果北種”也成了農業種植的新思路,未來,延慶將繼續探索農旅融合的致富新路,為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