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鋼架結構新型實驗棚在密云區北莊鎮投入使用,科技化的種植模式和專家技術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初春時節,走進新建的連體鋼架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搶抓農時移栽春茬黃瓜、西紅柿秧苗,棚室內栽植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在土壤檢測器上一應俱全。
海華文景農業園區生產負責人王志文告訴記者,可通過手機APP進行土壤監測,隨時查看棚里的溫度、濕度、土壤含氮磷鉀等情況,十分方便。
大棚內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定,實現了溫、光、水、肥、氣等蔬菜種植要素的智能化精準控制,工作人員只需簡單操作便可完成通風、補光。同時,今年園區內首次實驗建設的兩座全鋼架設施農業大棚,全部采用無地基的方式直接在土地上建設,實現不破壞土壤結構,且棚室寬敞耐用便于耕種。
王志文還告訴記者,全鋼架結構新型實驗棚要比原來舊式棚節約一半多成本,還能提高土壤的利用率。
科技化的種植技術和全鋼架實驗棚為農業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農技人員還會定期看苗情、查操作,重點對種植品種、設備使用、生產銷售等方面進行調查指導。根據具體情況,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提供栽培技術上切實可行的建議,及時解決農戶遇到的棘手問題。
據北莊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副主任歐富文介紹,區農業服務中心定期對企業和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提高企業和農戶的種植水平,提高農作物的畝產,也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和農戶的經濟收入,對鎮域內整體種植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據區農業服務中心推廣研究員馮寶軍介紹,將來的發展方向就是往智能化、機械化、省力化的方向發展,對農戶進行培訓,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讓農戶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