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冰雪融化,氣溫逐漸回升,但在東北各地仍是天寒地凍的景象,只有大棚內依舊溫暖如春。通化市從事大棚種植的農民朋友表示,雨水節氣前后,也是育苗、整地及溫棚蔬菜管理最忙的時候。
雨水節氣恰逢春耕、春種、春管的關鍵時期,為實現“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愿望,大棚種植的農民朋友更要加強管理工作,落實全面生產。在二道江區鴨園鎮東熱村陽光棚膜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的35座大棚內,生菜、水蘿卜等葉菜剛剛完成定植,長勢正好,柿子、黃瓜也處在育苗期。
“雨水節氣前后更要做好棚室的溫度調控。”陽光棚膜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曲成東告訴記者“我們園區主要以種植西紅柿為主,因為葉菜比較耐寒,前期栽的是葉菜,剛緩完苗,現在屬于生長期。大棚上面的棉被在雨雪天盡量別讓它濕了,提前做好防護,趕在天晴的時候,也要控制好溫度,葉菜溫度太高了容易禿長,要偶爾給它‘放放風’,畢竟現在光照時間比元旦前后要強點。”
在東昌區環通鄉石棚子村,農民趙春家大棚內的大櫻桃樹已經開始坐果,綠色的果實垂掛在枝頭,等待著成熟的豐收時刻。由于大櫻桃對于溫度要求較高,大棚采用自動調節方式調控室溫,同時,在雨水節氣前后,濕度會相對提升,趙春家會隨時對棚內濕度情況進行調整,防止出現硬殼期果裂的情況。
趙春家介紹說:“我們對大棚的溫度采取自動控制,白天溫度不能超過20度,夜間溫度不能超過零上8度,要不然大櫻桃就長不好了。現在屬于硬殼期,濕度高點還是可以的,濕度太低了不行。硬殼期過后必須保證濕度不能超高,防止裂果。這批大櫻桃四月初就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