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廣南縣開展了“2021年部級水稻旱種綠色節本增效示范項目”,以八寶、舊莫、那灑、楊柳井、黑支果、壩美等在6個鄉鎮為重點,建設核心連片示范區2281畝,帶動全縣完成大面積水稻旱種示范10100畝。經組織專家組測產驗收,平均單產332.4公斤,實現萬畝撂荒旱地增收糧食335萬公斤。
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廣南主要采取了“五個到位”措施:
一是人員安排到位。縣農科局從各股室抽調“精兵良將”組成專家組分赴各地進行技術指導,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派出農科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八寶、舊莫、那灑、楊柳井、黑支果、壩美等鄉鎮安排專人負責,形成上下聯動、縱橫有序的技術指導網,確保項目上有人管,下有人抓。
二是技術指導到位。在品種上采用優質耐旱、耐貧瘠常規優質稻新品種“中科玉毫”,在技術上集成運用水稻規范化旱直播種、輕簡栽培、雜草化除綜合防治、機械化栽培技術等農藝農機措施,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種植品種、肥水管理、病蟲害草防控、技術指導),全面推行常規優質稻上山、抗旱栽培入地。
三是政策宣傳到位。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專家組在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配合下深入項目涉及的村組組織召開群眾會進行政策技術宣傳,通過技術講解、效益分析、算賬對比,并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示范指導,讓項目的宣傳動員工作深入人心。
四是培訓教育到位。種植大戶、農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部分村委會干部是項目實施的重要力量,利用國家培養高素質農民的契機對他們進行新知識新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其科學種田水平并輻射帶動周邊群眾。2021年全縣共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6期260人次,為水稻旱作技術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是資金落實到位。項目計劃安排中央農業生產發展專項-糧油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資金100萬元,實際支出7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