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漸盛,綠意正濃,黑土飄香。地處“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公主嶺市各主要糧食產區,靜享微雨浸潤,默默孕育希望。駐足田間,放眼望去,片片綠野,根壯葉茂,舒展出一片遼闊的好“豐”景。
科技賦能為這里筑牢玉米豐收之基,“品字形”玉米高產種植新技術的應用,為這里的玉米豐收蓄足生長動力。
強化科技支撐
讓玉米種植更有底氣
公主嶺是全國產糧大縣,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這里絕佳的玉米生長環境。近年來,公主嶺市專注黑土地保護,強化玉米科技種植,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機械,提升糧食種植科技含量,讓農民生產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并進。
“品字形”玉米種植技術示范、配套播種機工作原理講解、超能玉米七大優勢助力增產增收……在公主嶺市秋碩農業玉米種植示范區,田間管理人員一邊在壟間查看玉米長勢,一邊向參觀者介紹創新農業技術應用帶來的喜人成果。
“通過‘品字形’玉米種植的各項技術、模式集成應用,我們的玉米產量預計至少增產15%到20%。”吉林秋碩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中輝對今后的農業生產充滿信心。
趙中輝是一名農民。生于黑土地,情系黑土地。扎根于農村的他,心里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在有限的士地上種出“金娃娃”,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致富路。為了實現玉米高產,他曾試過各種高產種植模式,包括大壟雙行、二比空、高光效等。從2007年到2013年,他曾在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土壤,不同積溫下進行多點位多品種示范試驗。最終,他發明了“品字形”玉米高產種植新技術,通過合理密植最大化地實現水、肥、氣、熱、光的高效利用,同時配備梯度施肥和段式施肥方式,可以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全面解決了傳統玉米種植過程中由于植株過密產生的營養匱乏、早衰、脫肥、空稈率高等諸多問題,同時提高了玉米抗病、抗旱、抗澇、抗倒伏的能力,使種植出來的玉米果穗均勻、籽粒飽滿、品質好,同時大大提高了玉米的產量。
良種良法配良機
讓先進農技更加實用
盛夏的黑土地上,暖風拂過壟畝,喧囂逐漸散去。位于公主嶺市懷德鎮的秋碩農業示范區里,成片的玉米地開始抽穗拔節,技術人員通過智慧農業應用進行遠程觀測,結合實際進行田間管理,查看土壤水分及玉米長勢。
“與傳統種植相比,‘品字形’玉米種植新技術的應用,讓這里的莊稼與眾不同,莖稈茁壯,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坐在指揮中心操作臺前,農技人員觀察著每一片莊稼的生長情況,將采集的數據及時匯總,并作出智能決策,為實施“品字形”玉米種植新技術的黑土地建立電子檔案,實施保護性耕作。
趙中輝選用的是超能玉米品種,這是利用跨屬間遠緣雜交育種方法,將玉米與高粱雜交,創造出具備籽粒秸稈雙高產、抗旱、耐寒、耐貧瘠、耐鹽堿等優良特性的玉米新品種。
如何將玉米種植的寬窄行優勢和高光效優勢融合創新,同時實現隔年輪作和土地休耕?
趙中輝說:“根據玉米苗期長勢形狀命名品字形種植模式,涵蓋了大壟寬窄行、二比空、一埯多株、高光效等多種種植模式的優勢于一體,加上自主研發的適用于品字形玉米種植技術的多功能專利技術配套播種機,良種良法配良田,讓農業生產更加高質高效。”
趙中輝帶領科研團隊按照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構建了適應品字形玉米種植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并獲得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肯定與推廣。
增產增收并重
助力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
進入雨季,位于公主嶺市的龍宇合作社,幾十公頃玉米迎來旺盛生長期,田間玉米稈高聳挺立,綴著肥碩飽滿的果實。
“今年的玉米,長勢特別好,品字站位,一埯雙株,根莖長得壯。”在玉米種植基地,農業專家們一邊看著調查表,一邊查看玉米根莖生長情況。合作社負責人王立雨說,自從搭上了科技助農的快車,這片玉米地已連續4年實現增產。
挖潛力、提單產、增總產。去年,公主嶺市云平家庭農場開始采用“品字形”玉米種植新技術,摒棄了傳統玉米種植方式,有效解決了投入成本高、勞動效率低、水資源浪費多等問題,玉米產量大幅提升,每公頃可提高2000公斤至3000公斤,實現了玉米種植穩產高產。
在公主嶺市曙光綠色種植合作社的種植基地,片片玉米生機勃發,田間遍布濃郁的生長氣息。正在田間作業的合作社理事長王平說:“今年種了30公頃地,隨著雨季的到來,玉米長勢越來越好,適量的雨水為玉米發育提供舒適的溫床,品字形種植結構,讓玉米的根牢牢扎進黑土地里。”幾年間,通過實施玉米種植新技術實踐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極大帶動了當地玉米生產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玉米豐產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2021年,吉林大學專家團隊和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六家單位來到公主嶺市,對采用“品字形”玉米種植新技術的地塊進行田間測產。專家組成員踩著松軟的泥土,對這處實施特殊種植技術的展示田進行產量測定,并驚喜地發現,采用“品字形”玉米種植新技術的地塊,在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聯種情況下,相對傳統同條件地塊,分別增產15%和20%。
專家解題,農民閱卷。趙中輝發明和總結出的“玉米超高產種植模式”,迅速在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山西省的部分地區進行了大面積推廣種植和配套農機具的使用。目前該技術在各地的推廣使用面積已達50余萬公頃。
趙中輝用最好的實踐,帶著這片黑土地上的人們走出一條玉米種植增產增收之路。通過種植技術創新,逐步來實現玉米綠色生產、智慧化生產、規模化生產。他堅信,只要做好科技支撐,用科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必能助力“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目標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