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山西省玉米夏管中耕的關鍵時期,長治市10萬畝玉米有機旱作示范片區綠意盎然,連片的玉米長勢喜人。今年,長治市在潞城區、屯留區、長子縣、襄垣縣、沁縣5個縣區新創建的10萬畝玉米有機旱作示范片區全部采用“一免五增藝機一體化技術模式”,在今年播種期和出苗期這兩個關鍵期干旱少雨的情況下,苗期表現出苗全、苗齊、苗壯的特點,該模式的抗旱效果好于傳統種植,得到了市縣農業農村局、種植農機合作社和農戶的高度認可。
“我們合作社共有2300多畝玉米,有1900畝采用‘一免五增’種植模式,和傳統種植相比,整體抗旱表現優勢明顯,出苗率超過90%,小苗弱苗很少,在同樣干旱條件下,這個技術比傳統種植的玉米苗高出10厘米左右?!毕逶h平安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北戰說。
“一免五增藝機一體化技術模式”由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有機旱作農業研究院任志強科研團隊研發集成。該模式旨在解決半干旱地區玉米生產中出苗難、秸稈還田成本高、機械作業成本高等問題,概括起來講就是隔年深松、硬茬直播“免耕”,溝播探墑、壟溝集雨“增墑”,秸稈歸壟、菌肥同播“增養”,中耕除草、減肥減藥“增綠”,擴行縮株、壯根控旺“增密”,一噴多促、延遲收獲“增重”。其核心理念是通過農藝農機結合、良種良法配套,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出苗、蓄水保墑和水肥利用率,秸稈自然腐熟,增強抗病性和抗倒性,從而通過增加密度助力單產提升,實現節本提質增效和綠色可持續生產。
去年,該技術模式在長治市配套應用后,畝綜合節本增收在300元以上。今年,長治市重點在潞城區、屯留區、長子縣、襄垣縣、沁縣5個縣區,通過“主體+農戶”的方式,由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進行規?;茝V。目前,在今年播種期和出苗期同時干旱的情況下,5個縣區項目區的苗情均好于傳統種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