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豐收薊,鄉村和美情。9月23日是農歷節氣“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由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政府主辦、薊州區農業農村委、官莊鎮人民政府、天津音樂學院共同承辦的薊州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在盤山滑雪場舉行。
開幕式上,薊州區在活動現場共設置賞豐收、品豐收、繪豐收、趣豐收、慶豐收五個主題版塊,全區農產品在這里進行了集中展示:孫各莊的富硒雞蛋、野蜂蜜,下營鎮的蘋果、梨,上倉鎮的菊苣、特色驢肉、精品蔬菜,出頭嶺鎮的軟棗獼猴桃、麥稈蒲扇、食用菌,桑梓鎮的西瓜、紅薯、豆片,馬伸橋鎮的藍莓酒、劉氏手工粉條,下窩頭鎮的蜜薯、天鷹椒、趙莊豆腐乳等特色農產品,讓人眼花繚亂,食指大動。
在馬伸橋鎮的展臺前,紅潤誘人的大桃子格外有人氣,該鎮的副鎮長劉景和告訴記者,這是他們最新推向市場“雙節紅”品種,由于在中秋、國慶期間上市而得名,這種桃子個頭在1斤左右,又大又甜又香,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今年的產品已經被北京、天津來的客商訂購一空。目前,該鎮種植該品種100多畝,每畝產量7000--8000斤,銷售收入與傳統品種相比翻倍增長。
“我們還有一個更厲害的品種將在9月底10月初上市,就是‘中華壽桃’,這種桃子單個有1.5斤重,甜度更高,特別適合作為禮物,饋贈親朋。”劉景和介紹說。
在薊州區穿芳峪鎮的展臺前,一款鹿肉月餅既特別又應景,這是薊州區鑫園家庭農場中秋節前推出的“季節限定”產品。工作人員朱坡告訴記者:“這種月餅是鹿肉和五仁混合的餡料,甜度低營養價值高,糖尿病人也可以食用,深受中老年消費者的喜愛,目前,他們已經銷售了400多盒。俗話說梅花鹿全身是寶,鑫園家庭農場現在有梅花鹿300多頭,除了熟悉的鹿肉、鹿茸等制品,他們還研制了鹿角帽粉等保健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現場30斤重的“于橋水源地”生態鰱魚最引人注目,今年薊州區將“于橋水源地”牌鰱鳙魚作為國家級“土特產”向農業部進行了推介,開幕式上,漁陽水利公司向天津薊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于橋水源地”牌有機鳙魚獨家代理授權牌匾,首批10萬斤生態鰱鳙魚即將端上市民餐桌。
除了農品,豐收節現場,天津音樂學院的師生們還帶來了精彩文化演出,更有農趣運動會、豐收藝術畫展,為現場增添歡樂氛圍。
據了解,今年薊州區夏糧產量達到14.95萬噸,同比增長2.4%,實現夏糧生產“二十連豐”。預計今年全區農業生產總值將在全市率先突破百億大關。薊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韓毅新表示,近年來,薊州區著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深入實施農產品“入津進京”工程,在做足做好做優“土特產”文章上下功夫、見成效。目前,薊州區綠色食品基地達17.6萬畝,綠色有機標志產品32個,農產品在京銷售網點176個,全力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同時,薊州區還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突出打造一批“采摘園區”“觀光小鎮”“農事體驗園”,推出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村。今年,郭家溝村成功創建全市首個鄉村類國家4A級景區,擦亮了全國首批休閑農業重點縣品牌。
除主會場外,今年豐收節薊州區還設立5個特色分會場和20個鄉鎮會場,將數十個景區、點位活動納入其中,以農品、美食、文旅、采摘、玩樂“五個大集”形式開展豐收節活動,充分體現“農文旅”融合的主導思想。
農品大集除在春山里、西路莊、出頭嶺鎮農貿市場等點位線下銷售特色農產品外,下窩頭鎮小王各莊村還將舉辦直播大集,線上推介蜜薯、天鷹椒、趙莊臭豆腐等優質土特產品,助力農副產品提升品牌效應;美食大集讓人味蕾大動,其中車神架景區將舉辦吃秋大餐”主題活動,出頭嶺鎮官場村以“美食迎來客 菌菇富農家”為主題開展美食評比,西井峪村、東水廠村將舉辦慶豐晚宴;文旅大集主要推薦了山居度假游、慶豐收鄉村游、金色秋實文化等旅游線路,為游客提供薊州旅游指引;采摘大集突出“一鎮一活動、一村一特色”主題,將全區劃分為東部、中西部、北部片區和,推薦巨峰葡萄、軟棗獼猴桃、紅香酥梨等特色農品采摘地點;玩樂大集將山野露營、游玩戲水、夜間游樂、體育賽事涵蓋其中,讓游客玩得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