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晨,走進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老街基林場榆黃蘑大棚,一朵朵榆黃蘑像花團一樣簇擁在菌棒上,色彩金黃,十分誘人。
“今年我們改造了3棟木耳大棚,用來栽培榆黃蘑,目前生長效果和銷售量都非常好。”老街基林場場長韓金勝介紹,榆黃蘑又名金頂側耳、金頂蘑、玉皇蘑、黃金菇,是久負盛名的東北地方土特產,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市場前景廣闊。
產業技術副場長李志強介紹,與種植黑木耳相比較,榆黃蘑的生長力強,管理成本低,出菇速度快,生長周期短,生產周期長。
“榆黃蘑在3月份栽培,4月份出菇,一直能采摘到8月份。我們這個是暖棚,待到10月份的時候,還可以栽培一茬榆黃蘑,用來供應春節市場。”李志強說。
雖然是第一年開始做榆黃蘑,但老街基林場已然做足了準備。依托于多年的黑木耳種植經驗,從入棚、養菌、擺放,到澆水、控溫等一系列環節,管理人員嚴守各道工序標準,如今3棟大棚的榆黃蘑生長狀況良好,質量上層。
“每袋菌包可產鮮蘑4斤~5斤,按批發價每斤5元左右,去除原料、管理費、人工采摘費等成本,預計3棟大棚的利潤能有12萬元左右。”李志強告訴記者。
“我們的榆黃蘑產業以入股的方式進行,這3棟大棚的股東,就是我們林場的20名管護員!”資源管護副場長劉志偉說,由林場牽頭做產業,既能提高職工收入,還能增強大家勞動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