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涼州大地,氣溫已降至零下,然而涼州區的鄉鎮干部和農民群眾并沒有閑著,到處都有他們搭建大棚的身影,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今年以來,武威市涼州區把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培育打造產業基地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堅持冬日不閑、冬謀夏干,加快推動日光溫室設施蔬菜產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努力建設西北絲路寒旱農業示范基地。
搭建大棚冬不閑
在涼州區雙城鎮齊家湖村千畝拱形溫室蔬菜種植示范基地,整齊的大棚鋼架已初具規模,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著工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進行著。
記者了解到,相較于傳統大棚來說,全鋼架拱形溫室大棚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基地的建設,不但為齊家湖村的蔬菜產業發揮了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也推動了全鎮蔬菜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涼州區雙城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羅新壽告訴記者,雙城鎮堅持冬謀夏干,2022年計劃流轉土地2萬畝以上,建設集中連片500畝示范點3個、千畝示范點2個;建設齊家湖村1100畝拱形溫室蔬菜種植示范基地1個,總投資1800萬元;建設達桐村800畝拱形溫室蔬菜種植示范基地1個,總投資1300萬元。同樣在涼州區羊下壩、九墩、大柳等鄉鎮的拱形溫室產業園建設現場,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田地里的吊機、挖土機等機械車往來不息,工人們各司其職,緊張有序地作業著。
據了解,為確保大棚建好、管好、用好,發揮出最大效益,涼州區各鄉鎮通過系統謀劃布局、培育經營主體、加大政策支持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設施蔬菜,推進設施蔬菜產業持續發展。選取抗老化抗銹鋼架材質,提前考慮工期,趕在農季之前,確保大棚及時投用,不錯過采收時節。
“上雙村拱形溫室產業園區采取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主體,對接種苗公司和種植大戶,積極發揮村干部帶頭作用,動員農戶共同參與建設,園區計劃投資465萬元,建設21mx80m的日光溫室12座,12mx70m的日光溫室36座。項目自11月22日開工以來,進展順利,預計于2022年2月底完成建設。”涼州區羊下壩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楊春德說。
蔬菜產業助增收
涼州區水資源缺乏,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產業成為全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蔬菜行情好,農民受益高。涼州區羊下壩鎮上雙村八組王建華的西紅柿大棚里,一列列西紅柿秧上掛滿了紅的、綠的西紅柿,香氣四溢,煞是喜人。
“我們家這是第二茬西紅柿了,我現在種著3個棚,一年下來能收入15萬元左右,人也自由,苦是苦些,但是來錢快。”
王建華說,往年冬季,她和丈夫冒著嚴寒在外打零工,一年下來,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去年,在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了日光溫室,種起了西紅柿,日子很快就有了起色,以后有能力了會再多建幾個棚,希望自己越來越好。
在涼州區大柳鎮西瓜產業園,嶄新的智能化西瓜大棚在陽光下透著亮光,瓜農們忙著采摘、裝運、銷售西瓜。西瓜產業已成為大柳鎮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
“大柳鎮已累計建成日光溫室2926座,面積達到5872畝,80%以上的日光溫室以種植西瓜為主,種植規模達到4500畝以上,形成了大柳、煙房、橋坡三個專業西瓜種植村。通過一年四茬西瓜種植模式,棚均收入達到了5萬元以上。”涼州區大柳鎮黨委書記嚴建澍說。
據了解,近年來,為了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涼州區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土地流轉、農民加入合作社、引進龍頭企業等方式,把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起來,按照“沿山、沿川、沿沙”三大優勢特色產業帶布局,初步建成發放、大柳西瓜;羊下壩、下雙番茄;四壩小乳瓜;高壩、清水辣椒;古城、松樹葡萄等一大批“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基地,點燃了強農富民的“新引擎”。
科技興農創新富民
近幾年,涼州區積極扶持壯大甜美、易輝、百利等集約化蔬菜種苗繁育基地,大力推廣優質種苗,合理安排種植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創新經營機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全區累計建成設施蔬菜萬畝鎮2個、5000至10000畝鎮7個、3000至5000畝鎮5個、日光溫室千畝示范園區15個。
“我們合作社育苗基地占地89.4畝,年可提供優質蔬菜種苗1500萬株以上,可為周邊2000多戶農戶提供優質種苗、技術售后服務、農資供應和產品信息,有力保障了全區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涼州區五溝蔬菜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宗濤說。
據了解,作為全國北方冬春設施蔬菜規模化種植基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涼州區從科技創新、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擴大影響力等方面打造涼州蔬菜品牌,積極創建“甘味”知名品牌,打造“涼州農鮮”區域公用品牌,提升“醉美涼州·地道農產”品牌形象,培育形成“發放”“沼然綠”“西涼仙紫”等知名瓜菜品牌,“沼然綠”乳黃瓜等3個產品入選“甘味”知名品牌。
同時推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新疆、內蒙古、四川、粵港澳大灣區等20多個省市區,部分產品出口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2020年,設施蔬菜產量位居全省縣區第一位;2021年,預計全區設施瓜菜總產量可達100萬噸,總產值約35億元。
2022年,涼州區將以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為統攬,積極爭創國家級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優勢區域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堅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原則,按照“擴規模、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的思路,因地制宜建設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科學布局構建蔬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一核心、四小鎮、五基地”的空間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