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栽秧季,進入5月以來,文山市各鄉鎮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插秧的繁忙景象。
抽水、耕田、耙田、灑肥、栽秧,在秉烈村委會秉烈村的水田里,農戶們忙得不可開交。一大早,村民代光仙家四四方方的水田已經栽了一大半秧苗,順著拉好的秧繩,一排排秧苗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田里。代光仙告訴記者,她家今年栽7畝田,目前已經栽了3畝多,栽的全部都是新品種,產量一定會提高,糧食不用買,多的還可以賣了增加收入。
在白土寨龍華家的秧田里,一股秧苗的清香撲鼻而來。白土寨村民龍華說,這些年來,國家對農村農業這塊投入力度相當大,種子、農藥都是免費的,機耕路修起來了,基本上可以實現機械化,勞動強度減少了很多,也節約了很多勞動成本,去年,他家種植的水稻一畝就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除了口糧,每年都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今年,他家計劃種植30多畝水稻,趁著天氣好,請了幾位村里的栽秧能手來幫忙,趁早將水稻全部栽種完畢,期待有個好收成。
據了解,秉烈鄉通過扶持文山市秉烈兵坤優質米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集中服務,統購統銷“的經營模式組織生產,助推群眾科學化、規范化種植優質水稻,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開辟了一條優質米促進農戶增收增效的產業化道路。今年,秉烈鄉預計種植水稻17800畝,目前完成800畝左右,將迎來大面積栽種時段,預計實現產值2595萬元。
“為了保障水稻順利移栽,我們積極組織各村委會到各自然村對河道和溝渠堵塞情況進行排查,有堵塞的就組織群眾自發疏通河道溝渠,讓灌溉用水順利到達群眾的農田里面。同時,我們還積極向州土肥站協調到700多畝配方肥,免費發放給群眾,引導群眾合理施肥。”秉烈鄉副鄉長王保美說。
近年來,文山市通過示范引導、典型帶動、科技支撐、利益驅動等方式,大力推廣水稻優良品種,廣泛運用新技術,全力做大做強水稻產業。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秉烈,全市其他鄉鎮也陸續開始栽秧。今年全市計劃栽種水稻135000畝,目前已完成6200畝,預計6月中旬全部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