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是產、學、研一體化的凈土健康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特色農畜產品加工業、中藏醫藥產業、健康休閑旅游業、民族文化產業及飲品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已成為曲水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
近日,記者驅車從拉薩出發,沿機場高速公路一直前行20公里,來到了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一進入示范區,記者的目光就被眼前蔥郁的綠色吸引,到處都洋溢著盎然的生機。
據了解,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占地面積近20000畝,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近年來,該園區重點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曲水才納萬畝凈土健康產業園區,以推進高原有機農牧業生產為基礎,以創建有機示范縣為抓手,重點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特色農畜產品加工業、中藏醫藥產業、健康休閑旅游業、民族文化產業及飲品產業,2019年,該園區旅游收入達5000多萬元,已逐漸成為曲水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
在示范園一期B區采摘園的一個大棚里,助理農藝師普布旦增正在檢查剛栽種不久的車厘子果樹,他告訴記者:“這近百棵車厘子果樹是今年4月從陜西引進的,預計一棵果樹每年能產20斤左右的車厘子。等到七八月份果子成熟的時候,周邊的市民可以過來體驗水果采摘。”
在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里,像這樣以發展特色農業為主的大棚還有很多。據普布旦增介紹,在示范區一期的A園區,按照“先行先試、先加后減”的思路成功試種50余種經濟作物,其中成功推廣了瑪咖、雪菊、玫瑰等10余種經濟作物,成為全區第一個集中引進新品種試種推廣的先行區。同時,示范區還成功引進凈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通過形成企業訂單,成功推進藏藥材產業、瑪咖產業、玫瑰花產業及葡萄產業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鏈,打造了瑪咖茅臺酒、寶雪康牌曲楂膠囊等品牌產品。
為了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每年都會從內地引進一些蔬果、藥材品種進行培育,為了提高培育成功率,示范區著重提升務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2019年以來,通過集中授課、田間實訓、思想教育等方式分兩批培養了200余名新型職業農民。
在示范區一期A區的一個大棚里,23歲的達珍正是示范區培養的新型職業農民之一,此時的她正忙著修剪枝葉。“我家就在園區附近,從學校畢業后,我就來到產業園工作,這兩年,我跟著老師學習草莓、西瓜等水果的種植技術,以后學到更多的種植技術,我會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大棚。”達珍說。
據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次央介紹,2018年示范區吸納務工人員77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5人人均增收12000元;2019年帶動群眾務工就業62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0人,人均增收15000元。此外,示范區還積極與各高校進行對接,每年為150余名實習生提供實習崗位,以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協助高校培養出了一批批農業專業人才。“示范區在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同時,也積極帶動群眾發展現代農業,這不僅轉變了群眾靠天吃飯的種植理念,更提升了群眾靠雙手增收致富的信心,讓群眾有了更廣的創業平臺和致富路子。”次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