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高標準農田“七化”即“宜機化、水利化、生態化、園田化、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示范區選址于合川區龍市鎮龍頭村、海慧村、缽耳村和肖家鎮嘯馬村、新學村,建設區域面積18000畝。合川區認真落實示范區建設工作,聚焦產業發展,多方籌集資金,科學謀劃布局,快速推進項目落地,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以“三有”為依托,因地制宜建設示范區
一是有建設基礎,提供項目落地支撐條件。示范區位于合川“三園共創”(“三園共創”為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三園共創”項目已落實資金61410萬元,共規劃建設44個項目,其中高標準農田“七化”示范區項目為核心項目。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在建萬畝級稻菜/油示范和年出欄5000頭的肉牛、130萬只蛋雞種養循環示范基地。二是有組織保障,確保示范區建設快速推進。“三園共創”由區委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區領導為副組長,定期召開推進會,協調解決問題;“七化”示范區作為“三園共創”42個項目中的核心項目重點關注。項目區涉及的整治區域土地已啟動預流轉,邊建邊招商,建后由業主規模化經營。三是有建后預期,增強資金投入產出效能。建成全市一流的萬畝級稻菜/油輪作和畜禽種養循環高標準農田“七化”示范區。推進產業聯合體建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構建起農民和現代農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畝值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打造鄉村振興的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的先導區,爭創以糧油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二、以“三借”為紐帶,釋放潛能保障建設資金
一是“借梯上樓”,全面啟動示范區建設。以市農業農村委安排3000萬元資金為政策支持,撬動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示范區高標準建設。二是“借雞下蛋”,解決區級配套困難。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獲得出讓收益,與重慶市農村商業銀行初步協商,用2020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9.63萬畝,新增耕地面積4815畝(按建設任務的5%計算),貸款融資6000萬元,作為區級配套部分用于示范區建設。三是“借船出海”,彌補前期資金短缺。積極爭取專債資金7000萬元,擴建10000畝高標準農田 “七化”示范區域。
三、以“三建”為牽引,科學謀劃激發建設新動能
一是建設體系制定,分解“七化”指標。在七化建設“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和基本要求”等指引下,認真解讀“七化”項目建設的內涵。已完成示范區范圍劃定,正在草擬“七化”建設的技術指標體系、技術路線體系、工程體系、規劃方案大綱。二是建設區域細分,科學實施內容。在龍頭、海慧、缽耳等村沿稻香路布局10000畝稻油、稻菜輪作和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在新學等村布局8000畝稻油、稻菜輪作示范區。差異化分類推進“七化”示范區建設,對0~6度區域,全面打破權屬界限實施條格田治理。對6~15度區域,旱地全面實施宜機化緩坡整治,水田完善宜機化耕作道及配套設施。對15~25度區域,旱地全面實施坡改梯整治防水土流失,水田修復田坎和完善灌溉設施。三是建設周期鎖定,鞭策項目進度。示范區計劃建設時間為2020年9月—2021年7月,把3年建設周期壓縮到1年內完成,一次性立項,一次性完成規劃設計,一次性完成建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