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高質量發展,書寫新時代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不移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六年來,穩定紅利不斷釋放的新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踐行新發展理念
5月20日,在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秩序井然,廠房里工業機器人來回忙碌,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全神貫注盯著顯示屏上的數據。2019年,新疆眾和研發的高純鋁、電子鋁箔、電極箔產品不僅全面替代進口,而且覆蓋亞洲,遠銷歐美15個國家和地區。
創新,為新疆眾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劈波斬浪”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從民用產品的應用,到深層次的開發都實現了技術突破,產品應用在電子新材料領域,服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重點行業。”公司副總經理陳長科說。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創新引領發展。六年間,新疆崛起了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等為代表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克拉瑪依,這座新中國成立后奇跡般崛起的石化新城,在深挖油氣資源和石化產業潛力的同時,積極建設云計算產業基地,從“地下”走向“云端”。
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六年來,天山南北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過程中,經濟結構轉型步伐持續加快。穩糧、優棉、促畜、強果、興特色的方針,讓農業不斷提高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重點優勢項目在科技引領下連續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化工業體系不斷成型;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不竭動力。
發展以人為本,群眾得到實惠。在和田地區,總投資270億元的中昆國際(生態)物流港項目正在分期抓緊建設,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吸納8.8萬名當地群眾穩定就業,促進當地農民年增收40億元。
六年來,新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將發展落實到改善民生上。截至2019年,全區累計實現292.32萬人脫貧、3107個貧困村退出、25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9.4%下降至1.24%。
構建開放新格局
2013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橫空出世。“新疆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把自身的區域性對外開放戰略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去。”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讓新疆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前進的足音更加鏗鏘。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每天都是忙碌的場景。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業入駐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
疾馳的車輪下,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不斷推進。截至2020年3月,新疆累計始發中歐班列3268列,年均增長80%以上。2014年至2019年,全區實現對外貿易額1296.9億美元,與19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貿往來。
數字的背后,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勃勃生機。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臨空經濟區和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建設不斷提速,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集聚能力穩步提升。六年來,新疆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思路,不斷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國門以西,越來越多的國家得以享受中國新疆提供的各種服務。如今,中國新疆跨境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已接入中亞國家的數十座醫院,實現中國新疆各醫療機構對周邊國家的常態化遠程會診業務,促進我國與周邊及沿線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互利共贏。
霍爾果斯口岸,一列列中歐班列如同“鋼鐵駝隊”,邁進連接亞歐的國際開放大通道;阿拉山口,從“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不毛之地,變身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新疆的區位、口岸優勢正不斷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新疆已從過去的內陸“口袋底”變成了國家向西開放的門戶和前沿,從末端變成了中樞,正在逐步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樞紐站作用、我國向西開放重要門戶和戰略高地作用、先行先試改革試驗區作用。
催生市場新活力
天藍地綠水清,過去的六年,新疆生態環境不斷向好,一同持續向好的,是天山南北日漸優化的營商環境。
僅僅3天,烏魯木齊自主創業者佐羅夫哈爾·熱杰甫就拿到了公司的營業執照。“這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佐羅夫哈爾說。持續深化的“放管服”改革,讓烏魯木齊市企業開辦時間從最早的30天左右,壓縮到如今的3個工作日。
隨著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上線運行,政務服務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減稅降費等優惠政策也得到快速落實,僅2019年就為市場主體減免稅費262.9億元。諸多政策推動下,新疆市場活力不斷增長,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不斷集聚。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商貿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3.3%。
2019年7月31日,喀什(疏勒)—葉城—墨玉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正式通車,全區所有地州市邁入高速公路時代。此前兩個月,克拉瑪依到塔城鐵路的開通,結束了新疆最后一個地州首府城市不通火車的歷史。放眼長空,不斷加密的空中航線,拉近著新疆各地間的距離,將中國新疆與世界緊緊相連。
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為市場主體的投資興業增添了信心,也為經濟發展夯實了基礎。2014年新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73.46億元,2019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97.11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年均增長7.7%。
在2020年這個艱難的春天,面臨疫情大考,新疆一季度經濟增速高于全國6.6個百分點,實現平穩開局,顯示出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韌性。
這就是新疆,一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日新月異的新疆。六年來,天山南北2500萬各族兒女,在黨和政府帶領下,聚焦總目標,抓住發展這把“總鑰匙”,不斷推動著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