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欣榮村的數智水稻示范基地里,種糧大戶羅凱正有條不紊地操作插秧機進行大田插秧。今年,他的3000畝水稻全部采用機械化插秧方式,一小時就能完成四五畝地的插秧作業。“預計本周內,就能完成基地的全部插秧任務。”羅凱說。
立夏已過,當前四川糧食生產如火如荼。農情調度顯示,截至5月7日,我省大春作物已播栽3983萬畝,進度過半。
據悉,目前四川水稻育播2735.8萬畝,占全年育秧計劃的98%,已栽插1125萬畝、進度已過四成,瀘州、宜賓、廣安等8個市進度過半。
另外,全省春玉米、春大豆分別播栽2048.7萬畝、182萬畝,基本完成播栽任務;夏玉米已播栽89.6萬畝,占計劃的12%;高粱已播栽94.9萬畝,接近尾聲。
按照今年四川糧食生產“任務表”,全省糧食播面要達到9600萬畝以上。其中,大春播面要確保達到7900萬畝以上。
開春以來,全省各地提前落實大春播面,分作物細化落實生產任務。積極發展間套種植,發動農民群眾適期育秧育苗、搶墑栽插下種。
今年,為進一步激發種糧積極性,四川在繼續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等政策基礎上,將丘陵山區種糧大戶補貼標準從每畝150元提高到200元,并推動水稻、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同時,實施產糧(油)大縣獎補和糧食生產先進縣激勵等政策,調動市縣各級抓糧積極性。
而在服務保障方面,各地大力開展“助春耕、促春管”。組織全省3.3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調運農機、培訓機手,開展小春田管、大春代耕代種等服務。
春耕時節也是小春作物產量形成關鍵期。當前四川小麥、冬油菜已開始收獲。今年各地小麥、油菜主產區通過加強肥水運籌和病蟲防控,適期開展小麥“一噴三防”集中作業、油菜“一促四防”等關鍵措施,為全年豐收筑牢基礎。(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