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大地復蘇備耕忙。通化縣按下備耕“加速鍵”,農民選良種、購肥料、修機械……一幅幅人勤春來早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作為商品糧基地,通化縣堅決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確保糧食穩產豐產。今年,經過通盤研究,農作物計劃播種面積72.35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1.1萬畝,比2024年有所增加。
備耕春耕,農資先行。連日來,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深入各大農資市場、銷售門店及倉庫,對種子、化肥、農藥等主要農資產品進行細致檢查,嚴格整治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全力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截至目前,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共派出執法人員36人次、執法車輛9臺次,檢查農資經營業戶23家,農作物種子品種數量40余個,組織召開農資經營人員培訓會2期,培訓農資經營者105人次。
“農業執法人員抓好市場監管,為我們吃下了‘定心丸’。我家有20多畝地,去年玉米的收成很好,今年早早趕來訂購肥料和種子,希望再迎豐收年。”正在選購農資的富江鄉富爾江村村民程立富說。
農情調度顯示,全縣已儲備各類種子306.6萬斤、化肥3.18萬噸、農藥380噸、農膜280噸,經營業戶將根據市場需求隨時“上貨”,確保質優量足。
農機“體檢”忙,下好春耕“先手棋”。走進快大茂鎮小郭農機修理廠,各類農機具整齊停放,金屬碰撞聲此起彼伏,維修人員正在對“冬眠”數月的農機具進行維修、保養,仔細排查隱患,更換破損零部件,確保每一臺農機都能以最佳狀態投入春耕生產。
據了解,全縣需要檢修農機具22230臺(套),通過對種糧大戶和農機經營大戶進行技術指導,已檢修農機具6539臺(套),確保農機“健康”上崗、安全作業,為春耕備足“馬力”。
“我們統籌推進當前備耕生產各項工作,從農資儲備到農資監管,從農機保障到技術培訓,全方位發力。同時,密切關注氣溫變化,適時發布農作物適播期預報,指導農民適時啟動春耕播種,把‘糧袋子’‘菜籃子’變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錢袋子’。”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吉林農村報記者 劉程智 吳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