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多地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推動“河北凈菜”走進北京的食堂、超市、社區,形成了以凈菜加工為核心的現代化全產業鏈,主要“菜籃子”產品在北京市場占有率均超過四成,既豐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籃子”,又鼓起了河北農民的“錢袋子”。
春節期間,本是農閑時節,新樂市東名村新農紅薯種植合作社的幾位社員卻沒閑著。從一月初至今,他們一邊忙著開單賣菜,一邊進行種薯擴繁,為春節后的蔬菜供應作準備。
“最近是蔬菜保供的關鍵時期,訂單多得忙不過來,今天又要出庫3000斤左右紅薯,全部是北京來的訂單?!焙献魃缋硎麻L賈拴成說。
近幾年,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賈拴成帶領合作社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合作,連續引進產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種,使合作社的紅薯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目前合作社年產紅薯50噸左右,在北京市場上供不應求。
在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筐筐新鮮蔬菜被送到加工車間。清洗、消毒、切配、打包……經過多道規范工序,帶著泥土的蔬菜在這里變成一袋袋包裝精致的“鮮切凈菜”。
“合作社種的蔬菜大多往北京賣,多年來不愁銷路?,F在要進行凈菜加工,又在村里招了不少人,我也在家門口有了一份好工作?!苯衲?0歲的社員趙玉生說。
作為北京“菜籃子”重要生產基地之一,這家合作社每年供應北京市場精品蔬菜3萬噸以上,超過九成是經過加工的凈菜。合作社經理張新偉說:“為保障北京市場的蔬菜供應,我們投資3000萬元,新增高端設施蔬菜面積200多畝,另有1萬平方米的蔬菜加工車間即將竣工,投用后凈菜年產能可提升2萬噸左右?!?/p>
為了滿足北京市場對蔬菜產品的高標準需求,合作社分別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合作,針對葉菜易蔫萎、易色變等加工環節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處理技術,有效延長蔬菜的保鮮時間,提升凈菜品質。
在寧晉縣北河莊鎮翟村,司機翟小龍駕車駛出瑞青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直奔北京新發地市場。談到近幾年進京送菜的變化,翟小龍向記者介紹起他的新設備:“這輛冷藏車的駕駛室內就有溫度操作盤,可以實時觀測、控制后面冷藏室的溫度?!?/p>
得益于京冀兩地合力開通“河北凈菜”進京直通車,如今,蔬菜從河北田間地頭到北京消費者餐桌上,一般不超過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