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乙亥的火龍果、民澤公司的三文魚、九佳一的蠶豆等特色產品獲得了人們的青睞。“特色農產品禮盒裝種類豐富,買來送人更有新意。”恰卜恰鎮居民才仁措選購了很多農畜產品禮盒,打算送給外地的親友嘗嘗。如今,本土農畜產品可溯源、購買便捷,成了大家爭相選購的節日必需品。
“你看,這豆子長得多好……”沙珠玉鄉珠玉村村民王智群興奮地給過往群眾介紹自家種植的蠶豆。共和縣沙珠玉鄉珠玉村憑借著土壤適種、陽光充足的優勢,歷來就有種植蠶豆的傳統,近年來,沙珠玉鄉大力推廣實施優質蠶豆種植項目,給這片土地上平添了無限生機。
科技助力為農業發展插上了翅膀。今年,共和縣依托省級蠶豆產業轉化研發平臺,在沙珠玉鄉開展邁舒平包衣防治蠶豆根腐病試驗,為共和地區蠶豆種植及根腐病防治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在蠶豆種植基地安排葉面噴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對蠶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為蠶豆促生作用及降低病蟲害損失提供了科學依據。
共和縣結合土壤、氣候和產業發展等條件,引進青稞、綠肥等新品種35個,新技術15項,并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6940畝,培育示范羊12000只。推廣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青稞+蠶豆”的輪作倒茬栽培模式,在海拔3000米的塘格木地區試種蠶豆成功,開辟該地區“青稞+蠶豆”輪作模式先河,解決了青稞倒茬困難的突出問題。從國內外引進16個優良燕麥品種和多個豆科牧草品種,開展燕麥品種比較試驗及燕麥與豆科牧草混播組合研究,篩選出適宜共和縣飼草種植的燕麥品種及燕麥豆科混播組合,建立60畝燕麥高標準飼草生產示范田,全面提升了農業科技創新應用能力。
由中國農科院等14個單位30名專家組成科技特派團,深入11個鄉鎮76個行政村開展幫扶工作,有效帶動種養殖產業發展和本土人才培養。
如今,共和縣大力推動農畜產品建設標準化、養殖規模化、裝備現代化、產業生態化的“四化”建設,打造“種、養、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在海南州樹立了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