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農民的生活家園。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我國廣大鄉村發展的新目標、新愿景。前不久閉幕的長春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提升和美鄉村品質魅力,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今年以來,吉林省公主嶺市勇于擔當、走在前列,堅持大干、苦干、實干,打好打贏振興突破攻堅戰。全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標準,以“千村美麗”行動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形成了“一戶一處景、 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風光”的全域大美格局。
環境衛生大清理 鄉村建設展新顏
初秋的先鋒村滿目青翠,一派好風景。作為永發鄉“千村美麗”創建村,先鋒村正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村民們也加入了整治隊伍。
“剛開始都是村里組織收拾衛生。漸漸地,大伙兒自發往垃圾箱里扔垃圾,包括房前屋后也每天都收拾。閑暇時我們就一起把街道打掃得干干凈凈,既鍛煉了身體,自個兒心情也舒暢。”村民齊廣武說。
先鋒村圍繞“綠、亮、凈”的目標制定計劃,分階段升級改造,對村內主要道路兩旁和空地進行綠化,新增綠化補植115棵,綠化1.6公里,美化350平方米;對村文化廣場及周邊墻體進行立體彩繪美化,粉刷房屋外墻,五顏六色的色彩讓村落形象更加靈動,打造出了真正的多彩鄉村。
來到八屋鎮三角寺村,映入眼簾的是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村路兩旁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充滿生機。為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在鎮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帶動協調下,全村2023年新修路邊溝2100延長米,主路兩側樹木刷白300余棵,道路兩側播種花籽3000平方米,出動500人(次)、機械設備100余臺(次),清理垃圾150余噸,實現生活垃圾入桶、生產垃圾及畜禽糞污日產日清的長效整治效果。
“近幾年來,我們村由村干部帶頭,村民共同配合,環境整治工作做得特別好,街道兩旁種了很多花草、果樹,和以前相比變化特別大。我家孩子在城里住,一到放假的時候就喜歡往農村跑,說農村的環境好。”村民林相杰說。
一直以來,公主嶺市始終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深入推進“頭雁領航”計劃,全面創建“五星級”鄉村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激發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目前,共推動畜禽糞污還田25萬畝,利用糞污73.4萬噸;完成大規模國土綠化8.8萬畝,建成綠美村屯29個;完成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工程,使32萬人受益。
漫步村屯街路,只見屋舍整潔,良田美池,廣袤農村更加宜居宜業。
產業興農促增收 示范村鎮開新局
在示范村鎮創建過程中,公主嶺市起筆于群眾利益,落筆答“多項保障”,工筆繪鄉村新貌,走筆成長遠大計。
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全市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20字方針,著力打造試驗區、先導區,在組織領導、政策支持、項目帶動等方面提供保障,實現示范村鎮建設新突破。
大嶺鎮黃花村30萬平方米君子蘭產業園區內有高標準日光溫室150余棟,吸引種植戶180戶,并帶動周邊600余人就業。“我是2015年返鄉創業的,參與和見證了黃花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發展歷程。懷著一腔熱血反哺家鄉,就是想為鄉親父老做點什么,一起把日子過好。”在溫室大棚內,吉林省黃花村君子蘭產業園區負責人王立東向記者介紹了多年來的培育成果。
隨著農業的不斷創新發展,黃花村村民借助園區產業發展勢頭,逐漸融入其中成為種植戶、直播銷售員,在銷售君子蘭的同時,順帶銷售自家的農副產品。該村還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逐步推進葡萄種植。全村現有果農23戶,吸引了大批游客來此采摘,年總收入超百萬元;現有菜農75戶,建有蔬菜大棚203棟,種植豆角、黃瓜、茄子等作物,每戶每年可實現收入15萬元。全村農業產業正進一步向“體驗農業、休閑農業、綠色農業”的產業路線延伸,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而黃花村只是公主嶺市推進示范村鎮建設,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一個縮影。據了解,今年以來,公主嶺市已累計打造南崴子街道房身崗子村、懷德鎮三里堡子村、劉房子街道洪喜河村、大嶺鎮黃花村等23個精品村。78個“千村美麗”創建村,已經形成“示范創建+龍頭企業”“示范創建+特色產業”“示范創建+鄉村旅游”“示范創建+合作社和公司”等各具特點的多元合作新模式。
小切口,大思謀。一子落,滿盤活。
以示范村鎮建設撬動鄉村振興工作,找到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全面振興的“金鑰匙”,公主嶺市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推進。全面落實分級負責責任制,成立工作協調小組,定期部署推進村鎮示范建設,讓一批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脫穎而出,全市鄉村振興呈現出擴面、提速、深化的良好態勢。
“美麗機制”再發力 文明鄉村譜新篇
阡陌村舍,藏著公主嶺市村屯百姓的精神密碼、文化基因。
隨著“道德銀行積分超市”廣泛開設和“紅黑榜”常態晾曬,公主嶺市不斷創新工作舉措,通過構筑“微網格”、打造“微陣地”、引領“微風尚”、織密“微監督”,激發和調動廣大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創建、人居環境整治、弘揚文明新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推動文明創建水平提檔升級。
秦家屯鎮常態化開展以“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家風美”為根本要求的“干凈人家”和“美麗庭院”評選。每月月底,各村對“干凈人家”和“美麗庭院”現場掛牌,通過評選讓整治工作看得見、學得到、更接地氣,形成了戶戶行動、人人參與、共建幸福美麗家園的良好局面。該鎮22個村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打造人居環境示范屯,進一步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引導村民向先進看齊,從清理室內和庭院衛生入手,改變群眾舊習慣、舊觀念,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環嶺街道新橋村路面整潔、房屋整齊利落,道路兩側設置了文化展示墻。今年,該村按照“九有六無”創建標準,正式被確定為千村美麗村,實現了村內人居環境的整體升級。
走進新橋村三治文明超市,村民楊春燕正在挑選兌換的商品:“這是我通過美麗庭院獲得的50積分,準備兌換洗衣液。”
新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博生表示,村里開展了“干凈人家”“文明家庭”“環境整治紅黑榜”等一系列評先選優活動,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還建設了“道德愛心超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制定了《積分管理實施細則》,將環境衛生、勤勞致富、孝老愛親、入戶排查、志愿服務等內容作為加分項,將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作為減分項,積分定期匯總,憑借積分可到超市兌換生活用品,促進村民綜合素質整體提升,讓農村人居環境初步實現由“面子”到“里子”,“院子園子”到“屋子腦子”的轉變。
構建新機制,拓展新路徑。公主嶺市以文化人,塑形鑄魂,多措并舉造就萬千美麗鄉村。
在這里,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成為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在這里,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城鄉和美,百姓紛紛講述著眼中所見的振興圖景。
鄉村如畫今勝昔,一張藍圖干到底。和著鄉村振興的鏗鏘節拍,公主嶺市步伐愈發堅定。全區上下將再提速再發力,以實干為先,加快實現公主嶺全面振興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