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強指出,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全院及下屬各研究所積極落實關于鹽堿地開發利用指示精神,從作物育種、品種展示示范、高效栽培技術研發以及鹽堿地改良措施等方面全面展開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張院長在肯定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牧草研究團隊在全省牧草種業創新中做出的重要貢獻外,充分肯定了旱作所牧草研究團隊在滄州黃驊鹽堿地開展的“抗旱、耐鹽、高消化率(褐色中脈)高丹草“三系”雜交種—冀草6號品種及配套復種模式示范,作為鹽堿地開發利用的樣板,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同時也助推了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科技成果示范轉化應用。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禽屠宰與獸藥飼料管理處王輝副處長說,從河北省畜牧業對優質飼草料需求出發,分析了河北省飼草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對冀草6號高丹草在開發利用鹽堿地,保障糧食安全,有效緩解飼料糧壓力方面的發展前景高度認可。希望通過此次觀摩會,各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充分認識到冀草6號褐色中脈高丹草的營養價值和抗旱、耐鹽性強的優勢,加大對冀草6號褐色中脈高丹草的宣傳;希望飼草種植企業能夠充分挖掘旱薄鹽堿地等土地潛力,發展褐色中脈高丹草種植,為河北省飼草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觀摩會先后考察了黃驊友和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河北景明農業有限公司牧草種植基地冀草6號田間長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牧草研究團隊成員先后從冀草6號新品種特性、復種栽培技術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冀草6號高丹草在兩個基地均表現出抗旱、耐鹽堿能力,在3‰-5‰鹽堿地較其他作物表現出明顯優勢,得到參會人員的一致贊賞。
此次觀摩會的順利召開,對冀草6號高丹草在鹽堿地推廣種植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為開發利用鹽堿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河北省草牧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