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重慶玉米陸續進入收獲期,也迎來了品種“大考”。近日,農業部門通過集中鑒評驗收,推出了一批優良品種。
在榮昌區榮隆鎮先鋒村,111個玉米品種已做好迎考準備。怎樣才算好品種呢?專家表示,株型不能太高,不然玉米穗重了容易倒伏。此外,種植整體度、品種抗病性、果穗結實性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標。
重慶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長楊華介紹,此次表現比較好的品種有10多個,它們都適宜在川渝推廣種植。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目前,重慶正全力打造西部種業高地,墊江、潼南還入選國家級制種大縣,而榮昌的這個玉米制種基地也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對近幾年來選育的大品種,以及推廣的主推品種進行集中展示,為成渝地區下一步玉米集中推廣提供支撐。”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種業管理處副處長楊濤說。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能在玉米播種面積不變、產量不減的基礎上,多收一季大豆。今年,重慶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在銅梁區侶俸鎮的示范基地,17個玉米品種、18個大豆品種參與了這次品種篩選試驗。其中,6個玉米品種、5個大豆品種表現良好。
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大豆專委會主任、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易澤林指出,推廣這種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品種問題,不管是玉米品種還是大豆品種,都應該要相互地配套,這樣才能夠共生得比較好。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袁德勝表示,這相當于擺個“擂臺”,讓農民看禾選種,從而把這些品種的名稱宣傳出去,同時也把技術培訓出去,讓群眾的收入、產量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