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則國家強,科技興則產業興。4月11日,崇明農業科創聯盟發布會暨農業科創孵化園揭牌儀式舉行。
會上,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崇明區農業農村委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校共同簽訂“崇明農業科創聯盟合作倡議書”,多個科技共建平臺在現場揭牌。
崇明農業科創聯盟的成立,旨在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通過深度整合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層級支撐崇明農業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市農業農村委建議崇明區以孵化園為載體,引進更多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落戶,投資涉農產業,以聚集群、延鏈條、抓創新為目標,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打造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上海樣板;應發揮科創聯盟的作用,引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聚焦產業發展關鍵節點,精準對接、通力協作,推動資源要素,跨區域、跨行業流動,共同打造高端現代農業項目,有效為農業產業升級賦能加力;同時,還要注重科技創新,結合崇明產業發展規劃,充分梳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過程當中的制約因素和瓶頸技術。
市農業農村委也將與崇明區一同整合力量攻關突破,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為農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崇明農業重點產業發展目標和十大農業科技需求清單在現場發布。
與此同時,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譚琦以及上海海洋大學教授、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成輝等專家工作室在現場授牌;來自水稻、花卉、蔬菜、畜牧、食用菌等領域專家服務團代表在現場授旗。
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將聚焦“需求清單”,細化任務分工,加快相關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為地域農業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通過科技創新助力崇明區重點產業發展目標的盡早實現。依托科創聯盟組織,崇明也將緊貼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共建共享農業農村部糧油作物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淡水水產種質資源重點實驗室等13個高水平科技平臺,2個專家工作室,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團優勢,聚力打造長三角農業硅谷。崇明農業科創孵化園的正式揭牌,也將成為農業產業鏈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創新空間,致力于解決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發展模式問題,努力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創承載區。
在農業科技合作與成果意向簽約環節,崇明米業集團、崇明優農三兄弟與市農科院作物所和園藝所分別簽訂了稻米、蔬菜新品種的轉讓意向。
據了解,市農科院與崇明區的“院區共建”始于2005年,在雙方持續深耕合作之下,在農業科技上的創新成果頻出,在水稻、花卉、蔬菜、畜牧、食用菌等多個領域都有不俗的成績。
據介紹,近年來,崇明圍繞“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理念,搶抓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創建機遇,加快推動農業科創島建設,正大300萬羽蛋雞場、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崇明智慧生態花卉園等一批重大高科技項目先后建成運行。
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崇明將大力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深化科企聯動,聚焦種源種業創新、數字農業等領域,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攻關力度,加快突破“卡脖子”難題,推動國內外前沿農業技術在崇明集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