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梨樹縣綠色稻米現代農業產業園,連片的稻田如同黃綠色的海洋,遇清風掀起層層稻浪,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稻香,黃澄澄的水稻抽出健壯的稻穗兒,滿眼盡是豐收在望的醉人景象。
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在東遼河南岸的一處稻田內,不懼暑熱的張鳳新托起一束稻穗兒仔細查看著水稻飽和度。“今年的水稻長勢可真好,你看看這稻穗多成,估計畝產能達到1200斤,再有20多天,月底就能收割了,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田間長勢喜人的水稻,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鳳新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開心的合不攏嘴。
“我們合作社2010年成立,一晃12年了,合作社已經從最初的5戶社員發展到今天的68戶,水稻種植面積也達到了200多坰,以前種地都是雇工干,現在全程機械化,收割機都檢修完畢了,就等著收地,今年社里保守估計能打360萬斤糧。”種植水稻已有12個年頭的張鳳新,提起他的“創業史”滔滔不絕。
據多家水稻種植大戶介紹,喜人的長勢得益于孤家子鎮對稻田管理上的“妙招”。“今年汛期雨水大,我們就未雨綢繆提前發揮了‘人和’的作用,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水稻生長態勢‘把脈會診’,指導群眾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水稻田間管理,為的就是確保群眾喜獲大豐收。”孤家子鎮鎮長周振宇表示,近年來,孤家子鎮依托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綠色水稻種植,提供技術支持,加強田間管理,讓水稻種植的村民從“門外漢”變為“技術流”,依靠特色產業,過上好日子。目前,全鎮水稻種植面積3636.5公頃,均已進入灌漿結實期,總體長勢良好。
農旅深度融合,特色“稻”鄉
“田間風光無限好,稻波蕩漾溢清香。”打卡、拍照、采風、觀景……走進梨樹縣綠色稻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古色古香的木棧道,美輪美奐的稻田畫與來來往往的游人相得益彰。近年來,孤家子鎮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積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振興“稻”路。
“每個周六周日我都來這溜達,空氣特別好,孩子也喜歡這里,景色特別美,站在高處看著水稻從最初的綠油油變成現在的金黃色,實打實地體會到了啥是豐收的喜悅。”住在鎮內的居民周女士說。
除了本地的居民喜歡,外地的很多游客也都慕名而來。觀賞稻田、學習經驗、品鑒稻米、考察交流、書畫采風……梨樹縣綠色稻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賞、習、品、考、書、畫、攝、購”農旅融合,成為了人們觀光旅游、豐富農業知識、交流農業經驗、體驗農業生產勞動與農民生活、享用農業成果的最佳去處。
據孤家子鎮副鎮長趙金龍介紹,今年產業園共種植水稻3000畝,其中,稻田畫種植面積為320畝,通過建設綠色水稻基地觀光園,將稻米種植與稻田景觀、農業科普、農業觀光、農業宣傳等活動有機集合,打造以觀光型為基礎、休閑型為重點、體驗型為特色、教育科普為補充的綠色稻米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