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召開2022年度工作會議,對2021年度優秀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羅利軍團隊獲得特別獎勵,獎金為100萬元。
去年11月3日,羅利軍團隊憑借“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也是中國農業界時隔8年后,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選中再次獲得一等獎。羅利軍團隊歷時21年,構建了水稻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平臺, 解決了我國水稻育種和基礎理論研究中遺傳資源缺乏問題,建立了基于擴大遺傳基礎的種質創新和品種選育技術,解決了水稻育種中優質與高產、高產優質與節水抗旱等優良性狀難以兼顧的難題,創建了基于群體測、回交與多親本導入系的有利基因挖掘技術, 定位和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狀基因,豐富了水稻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方法。團隊培育出的節水抗旱稻這一新型水稻,在旱地、水田、新改地都展示出優良特性,解決了我國秈型雜交稻米質欠佳,優質與高產、高產與抗病的矛盾等問題,帶動農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提升,在“一帶一路”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根據《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優秀科技人員津貼發放辦法》(滬農科〔2020〕8號)文件規定,凡主持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為提升院整體影響力作出重要貢獻的,市農科院將給予特別重獎。因此,市農科院經研究決定給予羅利軍團隊特別獎勵。
此外,為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振奮精神,市農科院還對2020-2021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2020年度院科技成果獎代表進行表彰,同時對2021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中的優勝單位,37名院優秀職工,73名獲院優秀科技人員津貼的先進個人代表進行頒獎。
市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蔡友銘表示,2021年,全院上下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本職崗位,奮力擔當作為,全院各項事業持續穩定發展,收獲了不少榮譽。新的一年,希望全院科技工作者,不負重托,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歷史使命感,銳意創新,發奮圖強,再接再厲,扎實工作,為上海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的發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