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優規劃體系。嚴格落實“多規合一”,推動化解基本農田保護與村莊建設、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科學謀劃鎮村布局,完善以鎮為單位編制的619個村村莊規劃方案,保留村莊特有風貌、農業景觀,優化農村住宅、道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布點布線規劃。
二是盤活閑置資源。積極推進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首批25個鎮鄉104個村莊啟動先行試點。持續減少宅基地比重,提高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比例。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有效實現方式為切入點,規范暢通宅基地確權登記、有償使用、轉讓、抵押等各項機制,盤活利用農村宅基地和閑置住房。
三是做強特色農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高標準規劃建設東部環湖生態農業區、南部設施農業示范區、西部農旅融合發展區、北部特色果品經濟區。加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力度,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農業品牌體系,建設京津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四是鞏固生態優勢。借助優越的自然稟賦、生態優勢,講好鄉村故事,發展特色旅游產業。以建設美麗田園、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為抓手,進一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實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