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候特殊,高溫高濕,非常有利于病蟲害發生。8月2日,記者從省植保總站獲悉:上半年,全省上下落實“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機制,小麥病蟲害累計防治面積5221.21萬畝次、挽回損失16.87億斤,油菜病蟲害累計防治面積1997.84萬畝次、挽回損失4.77億斤,為夏糧夏油面積和產量“雙增”、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3月到4月,正值小麥油菜花期,湖北省大部陰雨連綿,幾無晴日,對病害侵染流行十分有利,嚴重影響防控效果。普查統計,小麥條銹病在全省13個市州、51個縣區發生,是近10年來僅次于2020年的重發年份。小麥赤霉病在江漢平原、鄂東麥區是近些年發生最重的一年。油菜菌核病在鄂東、沿江地區為偏重發生。
病蟲害防控關鍵在于早預防、早發現、早防治。早在2月份,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全年“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省植保總站及時制定水稻、玉米、馬鈴薯、茶葉等7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并組派各級植保技術人員,深入田間,開展普查監測,服務防控決策。
在3月和6月防控關鍵期,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召開病蟲發生形勢會商會,分析研判病蟲發生形勢,及時發布病蟲預報,強化監測預警。同時,共組派20多個病蟲防控督導組到田間生產一線,加強技術指導。
統防統治防治效果好、效率高。湖北省充分發揮重要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藥引子”作用,引導各地加大資金投入,共籌措小麥病蟲防控資金2094萬元、實現小麥病蟲統防統治面積達1818萬畝次,籌措油菜病防控資金775萬元、推動油菜病蟲統防統治面積達880萬畝次,有效遏制住病蟲害擴展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