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稻進入拔節孕穗關鍵階段,昆山市緊扣提升質量效益、推進綠色發展的重點,著力提升水稻穩產增收能力,防范臺風、暴雨、低溫等極端災害,奮戰100天,全力抓好針對性田管措施落實,誓奪秋糧豐收!
一是強化組織管理,落實田管措施。組織開展農技人員蹲點包干服務,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實行專家掛片指導制度,農業經營主體實行農技人員蹲點包干服務,落實關鍵措施,提高穩產增產、防災減災關鍵技術到位率,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
二是樹立危機意識,全力防災減災。8、9月份是水稻生產關鍵時期,也是臺風、洪澇、異常低溫、極端高溫頻發時期,對水稻生產影響較大,要牢固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克服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要與氣象部門密切聯系,及早制定和完善水稻抗災減災技術預案,確保工作到位、人員到位和措施到位,提前謀劃,切實減小水稻因災損失。
三是把握關鍵時期,精細水漿管理。受“煙花”臺風影響,部分遲栽晚發苗,目前田腳淤爛的田塊,當前仍要強調脫水輕擱。擱田后,堅持淺水灌溉,干干濕濕,以濕為主,達到清水硬板的要求。水稻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抽穗揚花后做到干濕交替,促進養根活葉、活熟到老。
四是因苗因災用肥,牢筑豐產基礎。低洼田塊受淹嚴重的田塊在排脫水后及時補施恢復肥,促進大面積平衡增產。在穗肥施用上區別苗情、分類指導,大面積采用以促花肥為主施用法,實現水稻生產足穗大穗,突出主攻水稻單產,實現水稻豐收。
五是加強病蟲監測,科學運籌肥藥。重點做好水稻病蟲田間調查和監測工作,開展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特別要做好穗期病蟲的防治工作,全面用好1-2次葉面肥,提高后期光合作用能力和加快光合產物向籽粒轉運速度,增加實粒和粒重。
六是統籌各項服務,推進產業發展。加強金融保險、稻谷補貼等政策落實,強化秋糧生產管理,加強苗情、病蟲情等情況監測調度,及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統籌抓好專業化服務隊伍、農機調度和農資供應等,加快推進優質稻米等產業發展,延伸水稻產業鏈價值鏈,擴大昆山稻米的市場認可度,在稻米產業富民增收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