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在郎溪縣畢橋鎮同心基地合作社,30畝的“美都”西瓜迎來了大豐收。筆者走進基地看到,基地負責人王正林和工人們正一起采摘、搬運、打包西瓜,看著瓜田里長勢喜人的西瓜,王正林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
“2019年時,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大義社區投資了60萬元,建立了32座鋼架大棚,9000平方米的大棚蔬菜同心實踐基地,成為壯大社區集體收入的重要力量?!闭诿β档耐跽终f,“今年春季雨水多,作物產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們選用的大棚質量極佳,西瓜長勢很好,產量反而有所增加,價格也高于去年?!?/p>
王正林作為村里的致富能手,他給周邊30多名村民提供了崗位。“現在每天產量2000斤左右,主要是批發到縣城附近的水果市場,每天商家上門收購?!蓖跽直硎?,“西瓜上市結束后,30多個大棚還會種植其他經濟農作物,預計今年會給村里帶來10萬元的收益?!?/p>
離開同心基地合作社,筆者來到凌笪鎮王橋村,剛吃過午飯的龔傳富正在自家的葡萄園,給夏黑葡萄修剪枝條,讓果實吸取更加充足的養分,盡快成熟上市。近年來,龔傳富不等不靠,積極發展葡萄種植產業,現已成功脫貧致富。龔傳富說:“目前,我家共栽種了20畝地的葡萄,每年從6月份開始至8月份都有葡萄上市,畝均效益在一萬元左右。”談到現在的收入,他臉上滿是笑容,言語中透露著自豪。
近年來,郎溪縣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能人大戶等多途徑推動,加大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對接,建立起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同時提供勞動技能培訓,扎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有力推進鄉村振興,如今該縣已有各級示范合作社70家、家庭農場223家。
眼下,郎溪縣持續發揮資源優勢,做足產品特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截至目前發展黃茶2萬畝、白茶1.9萬畝、再生稻1.5萬畝、花卉苗木12.8萬畝、稻漁綜合種養10萬畝、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敖酉聛恚瑢⒗^續做大做優茶葉、特色水產、再生稻、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確保鄉村產業提升行動向縱深推進,并抓好防范返貧監測預警機制,明確推進鄉村振興的‘時間表’?!痹摽h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