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時30分許,汽車在彎曲的山路上高爬低走,朦朦朧朧不遠處,靖宇縣濛江鄉中華村火燒頂子屯出現在眼前。記者此行的目的,是要探尋鄉村振興的“密碼”,尋覓服務“三農”的路徑。
春潮澎湃處揚帆奮進時
雞鳴聲聲里,溪水泛微瀾。坐落在中華村火燒頂子屯的吉林省金合牧業有限公司,一排排現代化的雞舍占地126畝,將建成標準化肉種雞舍4.2萬平方米,配套建設飼料庫、消毒獸醫室、無害化處理等輔助設施及供水、供電、道路、綠化等公用設施,是一家集肉種雞源頭飼養、雛雞孵化、商品雞規模飼養、飼料生產、肉產品加工等于一身的綜合型養殖企業。
“我們一期建設標準化雞舍6棟,每棟1440平方米。在2020年3月開工建設,現有的6棟雞舍可安排32人就業,每人每年可收入4.5至5萬元。投資人苗維君是土生土長的靖宇人,居住在枊河縣,這里是他的故鄉。”企業總經理王金合說,他與苗維君是同學,返鄉創業一直是老苗多年的心愿。
“二期、三期項目建成后,可年產種蛋5100萬枚,孵化雞雛3500萬羽。到那時公司可安排從業人員200人以上,帶動上千個農戶家庭就業,實現年銷售額1.5億元。”王金合不停地向記者介紹,臉上始終掛著開心的笑容。“一期雞舍當年建設,當年投入使用,沒有縣里各部門的支持是無法完成的。”濛江鄉鄉長張貴來說。為推動鄉村振興,靖宇縣盤活優勢資源,充分做好做足土地這篇大文章,發展特色養殖產業,讓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的夢想。
吉林省鑫浩源牧業有限公司生豬養殖場建在濛江鄉南天門村西側,占地面積88413平方米,年可出欄2萬頭商品豬。場內設有辦公區、員工宿舍區、員工食堂、飼料儲備庫及圍墻等相應配套設施,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標準進行飼養。
不馳于空想,不驁于虛聲。近年來,濛江鄉堅持行政推動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探索“政府引導、項目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受益、綠色有機”新模式,以現代化、規范化、標準化為牽導,全面加強與域內外企業合作,進一步健全產業發展鏈條,走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有機產業發展新路。
鼓足干勁,奮楫爭先。走進三道湖鎮太平村白山市第一書記代言官方直播室,產品展示臺前,吉林省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榛蘑、藍莓酒、長白山高山寒地菊花、蒲公英茶等產品琳瑯滿目。“我們在支邊村、太平村分別設立產品展示中心,為消費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域內農特產品,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三道湖鎮副鎮長李忠軍說。為發展壯大藍莓產業,三道湖鎮成立了藍莓協會,大家抱團取暖、共闖市場。吉林農大教授吳林經常來指導村民種植藍莓,“土專家”趙京洪也時不時地挨個村轉悠,義務指導農民,解決大家伙兒生產中遇到的困難。
在青山綠水間播撒金色希望
“來自密營里,產于原生態。”來到大山深處的小酒館村,走進密營里生物科技開發專業合作社,蒲公英茶的清香撲面而來。“把農產品變成商品,鼓足農民的錢袋子,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那爾轟鎮黃酒館村黨支部副書記譚日虎說。村里與蒿子湖紅色旅游企業聯合打造抗聯旅游熱線,合作社生產的蘇子油、抗聯大煎餅成為游客們競相選購的商品。
“村民不信耳朵信眼睛。起初,譚日虎為了動員大家伙兒一起發展特色種養殖項目,天天東走西顛,磨破了嘴,腿還受了傷。”那爾轟鎮黨委書記王占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村民們被譚日虎的執著勁感動了,現在都跟著他一門心思做產業、闖富路,一起往好日子奔。”
依托松花江流域小氣候優勢,那爾轟鎮沿江村、平崗村、西頭村、那爾轟村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沿江村、北溝村大力發展“寒富”蘋果種植產業,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發展格局。借助“拼多多”“淘寶”等直播平臺,2020年全鎮銷售扶貧產品119.56萬元。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全力推動東北楊靖宇抗聯紀念園、“重走抗聯路”經典旅游線路、黃酒館村黃氏客棧抗聯遺址等紅色旅游項目建設,那爾轟鄉村振興的路越走越寬。
蒼龍行雨,產業興隆。龍泉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南陽村貝母、天麻種植面積大、成色好、收入高。大北山村大力發展靈芝、人參種植產業。雙龍村草莓及小北山村大蒜等25個種植基地漸成氣候。全鎮綠色有機主導產業形成了“藥、參、菌、果”四大類,衍生產品近百種,成為農民致富、集體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讓深藏在大山里的農特產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村里能有一個叫得響、靠得住的集體產業,2016年7月,在吉林廣播電視臺和靖宇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龍泉鎮大北山村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老農夫”品牌,同年9月成立了吉林省老農夫公司。截至目前,“老農夫”品牌累計帶動銷售各類農特產品1.7億元,“老農夫”品牌成為省內知名商標,品牌價值達到1200萬元,村里的經濟作物也“隨行就市”、身價倍增。“老農夫”品牌連續4年實現集體分紅,帶動縣域內329戶貧困人口增收致富,也為村集體增加收入70多萬元。
借助湖光山色,壯大藍莓產業。三道湖鎮自創建特色小城鎮以來,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擁有吉林森工森林食品、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蘭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吉林潤泰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三道湖鎮連續4年成功舉辦長白山藍莓節,在每年藍莓采摘季,誠邀藍莓業界人士到鎮里進行實地考察、業務洽談,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藍莓鮮果遠銷至北上廣等區域,藍莓產業成為遠近聞名的扶貧產業,被各大媒體廣泛宣傳報道。
收獲鄉村振興的精彩與榮光
吉山吉水,鮮花簇簇。進入花園口鎮,干凈整潔的柏油路一直鋪到村民家門口。文化墻上,宣傳標語和彩色繪畫獨具匠心;小路兩邊,綠化樹木與花壇草坪渾然一體。在“王安文旅”精心打造的素筑民居里,游客們接踵而來,流連忘返。
“小農村徹底洋氣起來了。”花園小學教師李君說,現如今,遏制生活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的理念已扎根鄉村,成為廣大村民的精神追求。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隨著村里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村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風氣也好轉起來。”黃酒館村書記趙瑞亮說,過去村口路邊垃圾隨處可見,現在村里環境煥然一新,那爾轟鎮真正融入了新的時代。
和風送暖,楊柳依依。中午時分,黃酒館村村民彭輝家里熱氣騰騰蒸著包子。彭輝和83歲的老父親彭吉秋生活在一起。自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開展以來,彭輝家靠養牛、種貝母和木耳脫了貧。“現如今,看個病啥的,都是先診療后付費,報銷還有保障,再也不用擔心看不起病了。”彭輝為客人泡上濃茶,一個勁要留大伙吃飯。
兜里有錢,心中不慌。2020年春天,龍泉鎮大北山村有60多戶村民購買了轎車。伴隨著花兒開放、鳥兒飛回的,還有年輕人陸續返鄉的腳步,他們紛紛加入創業大軍的行列,為鄉村振興逐夢前行注入新鮮血液。駐村第一書記高世龍剛來村里的時候,在一次集中入戶走訪時,就發現了19名村民在自家開設了麻將點。“當年這里是名副其實的麻將村,如今當年打麻將的人都變成了養牛工、發菌工。”高世龍不勝感慨,發自內心稱贊黨的好政策帶來了農村大變化。
開通網絡、開辦超市,培育品牌、拓寬市場……真說不清今天的農村是城市的后花園,還是今天的城市是農村的風景線。濛江鄉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活動,認真修改完善村規民約,規范群眾言行舉止,遏制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開設農家書屋,定期更新各類書籍,建設文化廣場,豐富農民業余生活……
現代化的氣息正一天天改變著農村的面貌,山里人說的嘮的盡是一堆堆“標準”“規則”“業態”等新鮮詞。呼吸新鮮的空氣,傾聽歡快的流水,邁開堅實的腳步,我們強烈感受到靖宇鄉村振興的速度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