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機制抓推進。樂山市出臺了支持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系列文件,明確了推進現代農業“8+3”產業體系建設的時間、任務、責任的“三張清單”。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現代農業“8+3”產業體系推進辦公室,建立了每個產業都有一名市領導聯系和相關市級部門、單位參與的工作機制,并常態化研究、部署和推動,協調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及產業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困難,并通過現代農業園區考評和結果運用,有效促進產業體系建設。
二是建基地擴規模。圍繞樂山市“一區六帶”農業產業布局,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核心載體,突出糧油、茶葉、林竹、畜牧、晚熟柑橘、高山蔬菜、道地中藥材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用好全市“土壤地圖”,推廣“龍頭企業+大園區+小業主+農戶”模式,加快建設千畝、?萬畝產業園,全面提升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力爭把樂山打造成全省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糧食種植面積331萬畝、油料種植面積72萬畝,茶葉面積135萬畝,竹林面積195萬畝,蔬菜面積110萬畝,水果面積73萬畝,道地中藥材35萬畝,特色水產基地面積13萬畝。
三是搞加工增效益。重點圍繞優勢農產品,就地就近新改建一批清選分級、儲藏、保鮮、烘干、包裝等初加工和商品化處理設施。統籌推進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圍繞優勢農產品,堅持加工與產地相結合、加工與園區相結合、加工與扶貧相結合,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打造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產業園區,推動樂山特色農產品轉化為優質初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品牌食品,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截至目前,全市農產品初加工率達60%,已成功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6家,規上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達193家。
四是創品牌提品質。大力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依托園區,突出特色味,擴大區域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引導“竹葉青”“峨眉雪芽”等有實力的企業使用“峨眉山茶”“井研柑橘”等區域品牌,提升森態源公司等企業所屬品牌在市場的知曉度和美譽度,接續辦好茶博會、藥博會等會展活動,不斷增強帶動力和競爭力。同步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牧產品認證與保護,積極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南標,不斷擴大“樂字號”品牌的影響力。
五是促融合拓功能。充分發揮峨眉山市嘉峨茶谷“以茶興旅”、犍為縣世界茉莉博覽園“以花興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讓農民更好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在園區內合理布局種養循環、科技研發、綜合服務、休閑旅游等功能板塊,突出“農業+旅游”“農業+康養”“農業+電商”,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推動生產地向觀光地、產業園向體驗園、農產品向紀念品“三個轉變”,全市已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個、省級農業主題公園5個、省級休閑農莊12個,“犍為茉莉茶之戀路線”“峨眉問茶·萬年祈福線路”入選“全國茶鄉旅游精品路線”。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充分發揮各電商平臺、1820個益農信息社作用,探索“網絡平臺+農戶”“專業合作社+散戶”等長效機制,有效延伸農產品銷售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