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紫陽縣城10公里的青中村,歷來是紫陽茶的主產區之一。據縣志記載,這里曾是著名的貢茶點,每年都會向朝廷進貢一定數量的紫陽茶。因此,青中村古時也被稱為“皇茶園”。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里,因茶聞名的青中村并未因茶致富。青中村有3個村民小組297戶共89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1戶432人,是一個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青中村圍繞茶葉做起了文章,昔日“皇茶園”實現了從深度貧困村到脫貧先進村的跨越。
青中往事 艱辛如昨
1月25日,小雨淅瀝,記者沿著蜿蜒的公路盤山而上,去往青中村。大約半小時車程,便到了青中村地界。
退休不久的村黨支部書記張顯華還是習慣早起,在新修的“皇茶園”觀景臺上晨練。“青中出貢茶是有原因的。這里海拔將近1000米,雨量充沛,土壤中礦物質豐富,高山茶香高味正,回味甘甜。”張顯華說,“但‘茶香始終飄不出村子’,10年前,青中的路大多還是土路,進城來回要4個小時。賣茶就要趕早,晚了就賣不上好價錢。賣的錢換點生活用品,再肩挑背馱運回來,日子還是清苦。”
臨近晌午,記者來到村民朱達照家。朱達照已布置好飯桌,準備招待幫忙宰殺年豬的街坊四鄰。隨著熱氣騰騰的豬血湯端上桌,庖湯宴的熱鬧氛圍高漲起來。
朱達照是村里的種茶能手,人勤快樂觀,爬滿皺紋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去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他家的茶葉賣得好,13畝茶園帶來了將近3萬元的收入。
談到種茶,朱達照打開了話匣子:“種茶是個苦差事,不能偷懶,更容不得半點馬虎。前些年到了茶季,天蒙蒙亮就要采茶,晚上炒茶,清晨背到縣城賣茶,如此持續一兩個月,我再累都不敢休息。幾乎每個茶季我都要生一次病。”
“幾年前,我們想引進一家企業來村里辦茶廠,但很多老板看到村里的條件,水都沒喝一口就走了!”張顯華對此記憶猶新。
要發展,交通建設需先行。
脫貧攻堅以來,村里陸續硬化和改造了6.2公里的主干道,實現了“家家出門不沾泥,戶戶緊連水泥路”。與此同時,村里住房、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也得到極大改善。
2016年,一個總投資780萬元的標準化茶廠在青中村拔地而起,去年一年就實現盈利580萬元,帶動戶均年收入達1萬元。
黨建引領 今朝騰飛
青中村緊緊扭住茶葉這個“牛鼻子”,向因茶興業、因茶富民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也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多元發展上取得成效。
“家有萬擔糧,不養長頸項”是曾經流傳在青中村的一句老話。在村民眼里,家禽養殖是一個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的虧本買賣。
2015年,初來乍到的村第一書記曾順寶聽到這話頗為不解。通過調研得知群眾不愿發展養殖產業的原因,一是雞苗難養,二是不懂銷售。
“發展林下養殖,是基于青中村的客觀實際。這里林地資源豐富,散養土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既能保證土雞品質,又能清除茶園雜草和害蟲。”曾順寶說。
為了消除群眾顧慮,曾順寶和村里黨員決定先行示范,帶頭養雞。雞苗成熟后,曾順寶就兼職帶貨,土雞每斤25元,買1只雞送1斤干土豆片或1斤青辣椒。這個促銷手段,一下子打開了銷路,去年,曾順寶為土雞代言的短視頻點擊量達到5萬次,土雞銷量達到3萬只。
2016年,村里成立了養雞合作社,為群眾統一提供雞苗,統一回收土雞,提供疫病防治。現在,青中村家家戶戶都養起了土雞且林下養殖逐漸規模化。春節臨近,很多群眾家的土雞早已被預訂一空。
從小打小鬧到規模種植養殖,青中村的變化離不開黨建的引領。干部帶頭干,群眾勁頭足。茶葉種植、林下養殖、蔬菜種植等多維發展的產業格局已初見雛形。“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了,群眾才會愿意跟著干。任何時候,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青中村的發展就有希望。”曾順寶說。
青山如黛 未來可期
在青中村,人行步道、排水管網、共享單車停放點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主干道沿線分布著磚混結構的民居,白墻青瓦、院落整潔。走進郭家梁景區,一排排精品民宿更是惹眼。而在5年前,全村這樣的房子只有7座,大部分群眾住在土坯房內。
2018年,茶旅融合成為青中村新的發展突破點。依托臨近筆架山等地理優勢,青中村打造了隱居鄉里高端民宿、“皇茶園”精品園區、共享菜園等。如今,青中村不僅吸引著縣城居民,很多外地游客也會慕名而來。
對此,朱達照深有感觸:“從前都是我們背著茶葉尋人家,現在是游客揣著票子來尋我們!”
游客來到青中村,除了觀賞茶山風景、品嘗傳統土菜,還能在“皇茶園”精品園區體驗采茶樂趣,在群眾家里參與手工茶制作。
“2020年5月,村里來了一個西安的旅游團。30多人擠滿了我家堂屋,拍照的、直播的,熱鬧得很。城里人沒見過手工制茶,覺得特別新鮮,都上手來試。一下午我就賣了20斤手工茶。”朱達照笑嘻嘻地告訴記者。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茶產業的帶動下,一條集種植、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產業鏈日益成熟。2020年5月郭家梁景區開放以來,青中村已累計接待旅游團體和團建活動40余次,旅游增收超過100萬元。
5年時間,青中村貧困發生率由48.61%下降到1.01%,群眾可支配收入由6598元增加到13675元。2019年,青中村整村脫貧出列,徹底甩掉了窮帽子,還獲得全省“美麗宜居生態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
最近,曾順寶幾乎天天都往郭家梁景區跑。景區提升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建成后,青中村的旅游接待能力將極大提升。“現在的青中村已經穩步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接下來我們要一張藍圖繪到底,讓群眾在青中村的穩定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順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