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了解到,奉新縣一位80后“現代青年農場主”宋單春利用互聯網平臺銷售農產品,做到本地農產品產地種植、生產過程、質量檢測、預約銷售等多個功能,還可提供數據分析、追溯查詢、技術指導等多項服務。”該平臺主要研發公司建華科技負責人宋單春一邊演示操作,一邊解釋說,“這個平臺于今年年初研發,利用農資物聯網技術、以條形碼為載體,信息化為手段,讓農資消費者進行線上優質農資商品購買,我們現在的平臺正在進行軟件內測環節。”
該平臺投放市場后可以追溯查詢、享受在線購買商品,在農產品上張貼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追溯農產品的“前世今生”;農資生產企業還可通過平臺管理系統對產品的出庫、入庫、物流等環節進行全程管理。推動產區對農產品進行精細加工和包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流通企業可利用平臺提供的數據共享與集成機制,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環節的數據獲取,從而為企業的經營生產提供決策支撐;政府監管部門可依托平臺對農資流通進行監管,嚴把質量安全。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三農”問題中一塊難啃的骨頭。可以說,質量興農的兩翼就是科技興農、品牌強農。據了解,近年來,奉新縣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支持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安全優質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農業科技研發專項,并通過系統和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推廣,促進農產品的品牌優化升級,從而進一步引導農戶按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生產。互聯網智慧農業的加入,對于實現農資商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通可追蹤、責任可追溯,保障農資縣場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讓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