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資金500多萬元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優質核桃種植、有機紅薯種植加工、有機蓮藕套養魚等產業,探索出“體育賽事+脫貧”志智雙扶新路子……談起這幾年的駐村工作,漢中體育運動學校駐洋縣麻底村第一書記王強頗有些成就感。去年11月,因扶貧工作出色,王強已由漢中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提拔為漢中體育運動學校黨支部書記。
近年來,漢中著眼充分發揮扶貧干部助推脫貧攻堅骨干力量作用,堅持識在一線、用在關鍵、管在嚴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干部在哪 研判考察就跟到哪
“要緊扣研判目標,把情況談深談透、談具體,有血有肉、有事例,把測評搞客觀、搞公正,確保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提實建議、配強班子。”在對各縣區黨政班子抓脫貧攻堅專項研判安排部署時,漢中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強調。
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考察識別干部的大考場。近年來,漢中市堅持考察識別干部陣地前移,推行常態化、制度化綜合研判。
為此,漢中市委組織部在深入11個縣區、180余個市直部門及下屬事業單位普遍綜合研判1次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對11個縣區、40余個“八辦三組”及具有行業扶貧任務的市級部門進行了重點研判。市委組織部深入了解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應對挑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情況,摸清搞準干部現實表現,努力將那些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苦干實干、擔當作為的干部檢驗識別出來、納入組織視野,為選人用人提供可靠決策依據。
通過全面細致深入研判了解,漢中發現了一大批各個類別、各個領域的扶貧表現優秀干部。
能干事的 旗幟鮮明褒獎重用
“組織上很重視我們這些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讓我們駐村干部更有底氣、更有信心!”說起自己被提拔的事,漢中市政府辦公室駐勉縣蓮水社區第一書記廖華波深有感觸。駐村快4年的廖華波,為一心撲在扶貧上,特意把孩子從市里接到駐村幼兒園。駐村期間,廖華波大力引導發展茶產業和經濟林果業,積極推進“三變”改革,狠抓人居環境改善,為社區順利脫貧摘帽出了很大力。今年2月,根據鼓勵激勵有關規定,廖華波被提拔為市政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2018年以來,全市累計從脫貧攻堅一線提拔使用干部985人,其中市管干部102人,占提拔重用市管干部總數的34.2%。特別是去年以來,從鎮(街道辦)黨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以及具有行業扶貧任務的市縣級部門單位中大膽提拔任用了27名扶貧表現優秀干部到縣級干部崗位。
干不好的 動真碰硬追責問效
干好了受褒獎重用,干不好自然要被問責。近年來因扶貧工作不力被問責的干部,也不在少數。
略陽縣屬于脫貧攻堅深度貧困縣,脫貧任務十分艱巨。該縣結合年度考核、鎮(街道辦)班子研判等情況,按照能“下”的規定,果斷對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不力、群眾滿意度低的1名科級黨政正職進行了崗位調整。西鄉縣1名縣直部門副職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因違反扶貧工作紀律,不能正確履行工作職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被縣委免職。
近年來,漢中對履職不力、作風不實、工作打不開局面的脫貧攻堅干部,動真碰硬進行問責。全市先后共查處扶貧領域問題2480余個、處理4280余人,特別是對因脫貧攻堅不力而不適宜擔任現職的34名干部進行了組織調整,傳導了從嚴壓力,倒逼干部在時刻保持“趕考”狀態中擔當作為、履職盡責。
如今,隨著11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漢中累計實現減貧49.77萬人,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分別下降至2.63萬人和0.9%,漢中市獲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全省唯一“三連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