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櫻桃又紅又大,咋賣的...... ”
“快來先嘗嘗,這是我剛摘下來的,新鮮得很,甜得很,不甜不要錢。”又是一年櫻桃成熟時,在白河縣城關鎮勝利村,紅通通的櫻桃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
2月見證花開,4月享用鮮果;才從花中過,又遇櫻桃熟。沿著316國道前行,道路兩邊、滿山上下全是紅黃交替掛滿枝頭的櫻桃果子。提起白河縣城關鎮勝利村,每年這個季節大家就會三五成群、兩個一伙兒前往前坡櫻桃園摘櫻桃。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依然不影響大家前往采買和品嘗,一串串鮮紅欲滴、玲瓏剔透的櫻桃果壓枝頭,吸引了過往的行人觀賞、購買。
“這筐15元一斤,這筐10元一斤。”城關鎮勝利村貧困戶余會香正在忙碌地招呼著顧客,不到一小時,她家的40斤櫻桃已經被搶購一空。據了解,她家里有4畝櫻桃樹,今年光賣櫻桃就有10000多元的收入,說起自家的櫻桃,余大姐忍不住咯咯笑出聲來。
在城關鎮前坡片區的村民眼里,自家的果園帶給他們太多的歡聲和笑語,自家的果樹也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樹,按照平均計算,一畝地大約能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的零花錢不愁了,勝利村有52戶貧困戶靠著它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櫻桃一小口,致富一大步,如今的城關鎮勝利村,現有以櫻桃、枇杷為主的改造升級果園2038畝,帶動87戶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余元。廣大群眾在櫻桃、枇杷、石榴、雪桃等果蔬產業上,感受到了采摘季的快樂,品嘗到了致富的甜頭,享受到了鄉村旅游帶來的實惠,人人干勁兒十足。
近年來,城關鎮立足特殊的地理位置,緊抓區位優勢,用足土壤、氣候等資源特點,圍繞發展綠色經濟,在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上下力氣做文章,實施“黨支部+企業+貧困戶”的脫貧模式,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將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寄托特色產業發展拉動農產品銷售助農增收的同時逐步完成了農旅交融、產旅交融、文旅交融,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完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