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一早,如東縣大豫鎮勇兵家庭農場的蔬菜基地里熱鬧非凡,100多名工人在田間收割小松菜,負責人曹正芳則在不停回應著全國各地求購西蘭花客戶的電話。
從11月中旬開始,如東縣大豫鎮每天要投入近500個人工進行秋季葉菜收割,以西蘭花和小松菜為主。天公作美,再加上田間培管得當,預計短短1個月內,全鎮1.5萬多畝秋季葉菜就能實現4500萬元產值。曹正芳告訴記者,大豫西蘭花無論是品相還是產量,在省內很占優勢,再加上上市時間早,基本不愁銷路,“現在西蘭花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每斤2.3元左右。”
今年,如東縣大豫鎮秋季西蘭花畝產最高能達到3000斤,價格也從收購初期的1.3元到現在翻了一番。雖然價格飆升,但外地客戶的收購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不少大卡車直接開到田頭,排起了長隊。北京蔬菜客商王炳建1年要來兩次,往年都是到了就有貨裝,今年卻沒那么順利,“今年相比往年貨源少,價格偏高,導致我們貨源跟不上,我已經等了兩天啦。”
除了西藍花以外,今年大豐收的還有2500多畝小松菜。這種深受日本人青睞的菜品,也給種植戶帶來了不小的收益。曹正芳家的小松菜畝產最高5噸。如東香晨家庭農場負責人陳福建今年第一次嘗試種植小松菜,1畝地也有3噸多的產量。全鎮2500多畝小松菜平均畝產近4噸,基本都是訂單種植,經綠海冷凍公司包裝出口。今年的收購價是每噸1100元,每畝地的純利潤高達3000多元。不僅種植戶富了錢袋子,村里的閑置勞力也樂開了花。大豫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丁建平告訴記者,當地勞力嚴重不足,他們就去小洋口“尋人”,“農場主總共雇用了150人左右,都是用大巴車接送。”
再過不久,大耳菠菜、大蔥也將陸續登場,銜接這場豐收盛況。大豫鎮今年的綠葉蔬菜產值預計將創近五年的新高,而要能讓農民的錢袋子長久充盈,單靠“天公作美”顯然不夠,機械、技術的雙保障才能助推農民豐產又豐收。丁建平說,大豫鎮今年不但建成了萬畝西蘭花小鎮,還完成了省級綠葉蔬菜基地的創建,不僅從規模上提振了農業發展的信心,也更加規范了管理和培訓。通過技術培訓的武裝,未來人人都能擔當“技術手”。
技術是敲門磚,想要錦上添花還需要些秘密武器。曹正芳告訴記者,雖然訂單農業的價格是一樣的,可她1畝地的小松菜最高產量比平均產量足足高出1噸多,菜品個頭也更大。除了田間培管技術外,還需仰仗機械化的幫忙。目前,大豫鎮80%以上的綠葉蔬菜都實現了機械化播種,西蘭花機械化播種也已在探索中。未來,大豫鎮將逐步整合零散的機械化操作工序,向蔬菜全程機械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