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全勝展示靈芝盆景。
記者昨天(16日)從昌平區南口鎮獲悉,該鎮長水峪村村民高仕杰去年帶領農民試種靈芝,獲得成功。如今在南口鎮,靈芝種植正漸漸成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據高仕杰介紹,10年前他曾嘗試種靈芝,由于市場認知度不高,銷路不好,很快就放棄了。后來,老高身體不太好,想到靈芝具有抗腫瘤、降血壓作用,他又種了一些自用。“沒想到,我種靈芝的事被村民們知道了,紛紛前來購買。”老高說,他決定擴大種植規模。
“靈芝屬高溫菌,棚內溫度需保持在25℃以上,濕度保持在85%至95%,每天早中晚噴3次水。”老高說,靈芝培植前,要對培養土進行蒸汽式高溫消毒。否則,靈芝易感染病菌。一旦一個菇包染毒,整個大棚里的靈芝都會受到牽連。
去年,老高將他種植的靈芝擺進了農業嘉年華現場,吸引許多游客紛紛購買,為他帶來不少收益。老高說,一棟大棚能種1萬袋靈芝,收益可達10多萬元。靈芝曬干后可儲存1至2年。如今,老高不僅自己種植靈芝,還帶動其他4戶村民一起種。
在南口鎮紅泥溝村紅泥樂農場大棚里,記者見到一株株栽在花盆里的靈芝。負責人崔全勝說,去年,他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學習和掌握了靈芝種植技術,試種1萬袋,并在微信朋友圈里熱賣,每公斤500元,供不應求。為增加靈芝附加值,崔全勝還組織工人去外地學習靈芝盆景制作技藝,學嫁接技術,使靈芝具有形神兼備、姿態萬千的藝術造型,再配以山石、樹樁、枯木等,打造成了工藝品。
“靈芝盆景以其獨特又美麗的外形備受人們青睞。將靈芝制成盆景,可使靈芝增值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每盆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崔全勝說,今年,他準備將靈芝的種植規模擴至2萬袋,發展靈芝觀光、采摘之路。
據介紹,為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南口鎮通過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戶進行靈芝種植技術培訓,推廣靈芝種植。目前,該鎮已有長水峪、南口、興隆口、紅泥溝4個村的部分農戶和合作社種植靈芝。今年,該鎮將加大推廣力度,引導更多農戶通過種植靈芝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