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去年買了一臺拖拉機和一臺旋耕機,承包的200畝葡萄地耕耙不用愁,還可以幫助其他種植戶。”麒麟區沿江街道新圩村村民孫培增樂得合不攏嘴,“兩臺花了7.25萬元,國家就補貼了2萬多元。”
今年,麒麟區農機部門突出耕耙動力機具、插秧機具、畜產品加工機具、微耕機等農民需求重點,全力抓好購機補貼項目宣傳、發動、申報、組織購機等工作。目前,共爭取中央財政購機補貼資金199.9萬元,受益農戶266戶,新購補貼農機具291臺(套)。
近年來,該區農機部門緊扣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積極配合糧、煙、菜、花、果、藥等高原特色農業開展工作,保證整地、起壟、施肥、鋪膜等生產環節農機具的需求,并結合本地地理環境、氣候等自然條件,選擇適宜機械推廣。產業機具型號確定后,以最快速度與供貨商聯系,及時調貨,發放到購機戶手中。機具發放后,農機技術人員及農機具供貨商及時深入農戶、田間地頭手把手現場進行農機具機械原理及使用技術培訓,現場演示操作規程,指導農戶開展遮雨大棚葡萄、地膜草莓、大棚蔬菜覆膜等工作。堅持公開張榜公示、陽光操作,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采取預收自籌款的方式及時將農機具發放到村到戶,屆時長退短補,確保農業生產及優勢主導產業的正常進行。 潘俊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