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農村改革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加強農業農村生態治理、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等26條意見。
《意見》提出,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嚴守1710萬畝基本農田紅線;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830萬畝、糧食總產650萬噸以上;繼續抓好150個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建設,加快“兩縣七鄉”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試點工作,在30個糧食主產縣建設連片500畝以上的糧食產能區50萬畝以上;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推進建設占用耕地剝離耕作層土壤再利用,推進拋荒山垅田復耕項目。
《意見》明確,加強農業農村生態治理。大力實施河道岸線和河岸生態保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下水保護“三條藍線”;繼續推進22個重點縣、100個重點鄉鎮水土流失治理,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112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萬畝;加快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耕地占補平衡實行與鐵路、交通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等政策。
《意見》要求,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在確保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前提下,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村房屋所有權登記工作,在4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小城鎮和15個“小城市”培育試點中心鎮啟動農村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
《意見》還提出,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有序推進村莊整治,防止違背農民意愿的大規模撤并村莊、大拆大建,不搞過度硬化;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建設農田水利、水土保持設施和生態建設項目,對社會資本利用荒山荒地進行植樹造林的,在保障生態效益、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允許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生態產業;全面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807個試點村確權登記頒證,確權總體上要確地到戶,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