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林、農墾)廳(委、局),超級稻研究協作組各成員單位:
為做好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發揮超級稻在全國水稻增產增收中的帶動作用,我部研究制定了《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方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方案
農業部辦公廳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附件:
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發揮其在全國水稻增產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國水稻生產穩步發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09年在長江流域稻區、華南稻區和東北稻區繼續示范推廣超級稻品種和配套技術,通過抓好示范縣,建立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帶動超級稻的大面積推廣。年內建立超級稻示范推廣核心區、示范區600萬畝,輻射推廣總面積達到8500萬畝,實現輻射區每畝雙增100的目標,即畝產增加50公斤(100斤),節本增效100元,力爭做到水稻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協調統一。
二、工作內容
做好2009年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要著力抓好超級稻示范縣工作,組織萬畝高產創建,培育科技示范戶,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同時,要發揮示范縣的帶動作用,組織好觀摩活動,加強宣傳,擴大影響,促進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應用。
(一)建設萬畝高產示范區。各項目承擔省(區、市)要在項目實施示范縣開展萬畝連片超級稻高產示范區建設活動,每個超級稻示范縣不少于1個萬畝片。萬畝片產量指標:東北、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高產創建目標產量在每畝700公斤以上,雙季稻區兩季畝產1000公斤以上,其他地區單季畝產600公斤以上。萬畝片均要建立標志牌,內容包括行政責任人、技術負責人、主推品種、主推技術、實施面積、產量指標等,同時對參與實施的農戶登記造冊,內容包括農戶姓名、住址、面積、技術聯系人等。
(二)培育千戶科技示范戶。要充分利用科技入戶和農民科技培訓平臺,廣泛培育超級稻示范戶。每個示范縣要培育不少于1000個示范戶,示范戶田塊要盡可能連片,優先選擇種植大戶、便于參觀學習的農戶作為示范戶。爭取做到示范區村村都有示范戶,展示超級稻增產增收效果,引導農民自覺示范推廣超級稻。
(三)集成配套高產技術。結合萬畝連片高產示范,積極開展超級稻品種篩選、展示和高產技術集成配套,把超級稻品種與當地主推技術結合,集成便于推廣和農民采用的簡化技術操作規程。每個示范縣要集成2~3項農民易掌握的超級稻技術操作規程,制作成明白紙或掛圖用于培訓農民。
(四)強化技術培訓與指導。各省(區、市)超級稻示范推廣承擔單位要聯合相關超級稻研究單位,開展對本省市縣推廣人員及部分種糧大戶的超級稻技術培訓,要利用示范縣的樣板作用,在關鍵季節組織2~3次現場觀摩會議和培訓。要組織專家和有關技術人員在水稻生產的關鍵季節,分區域開展超級稻示范推廣技術指導服務和調研活動。超級稻育種家要深入生產一線面對面開展技術指導工作,促進超級稻品種與當前主推水稻生產技術結合,提高超級稻技術到位率。
(五)抓好超級稻測產驗收。各項目省(區、市)要認真組織好超級稻測產驗收工作,加強超級稻績效考評。萬畝示范區的測產要按照農業部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要求,科學組織實施。對擬申報超級稻品種,要按照農業部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的有關要求,組織好百畝示范方測產驗收工作。同時,要利用多種途徑加強對超級稻推廣成效的宣傳,推動大面積超級稻發展。
三、工作安排
1~4月,各省(區、市)制定本地的實施方案,宣傳推介超級稻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落實超級稻萬畝高產示范區建設地點和各示范縣1000個超級稻示范農戶,落實有關技術試驗。
5~8月,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全國超級稻研究與示范推廣專家組各稻區牽頭單位和17個主產省及各示范縣分級開展技術培訓,同時,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生產調研和技術服務,現場指導稻農生產,了解各地超級稻生產及示范推廣中的問題和典型經驗,提出促進超級稻示范推廣的對策措施。
9~12月,開展測產與總結。由科技教育司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各地開展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產量測試和年度工作總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任務。各省農業廳(委、局)要成立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小組,加強對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的領導,協調好各方力量認真抓好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落實,細化工作任務和階段性目標,層層落實任務。要及時做好本地適宜超級稻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篩選發布、栽培技術規程制定、示范推廣工作的檢查指導等工作。特別是要加強資金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提高資金利用率。一旦發現項目單位弄虛作假或挪用專款,將按照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嚴格處理。
(二)強化指導,措施到位。全國超級稻研究協作組各成員單位都要積極參與所屬生態區的超級稻技術推廣工作,強化技術指導,促進各項措施的到位。主動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搞好技術指導服務,對目前的17個超級稻示范推廣省(包括農墾系統)實行分片包干制,每個單位都要包一個省;各課題組的研究人員,每年用于指導示范推廣的時間不少于1個月。協作組各稻作區專家組要直接參與示范縣萬畝高產創建,協作組單位所選育品種開展百畝片示范,要設在當地的超級稻示范縣中。
(三)開展協作,形成合力。超級稻示范推廣需要多部門合作,要強化農科教企結合,調動科研教學單位、推廣部門、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種植大戶等多方面的積極性,以項目為平臺,組織好各方面力量,突出重點,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超級稻示范推廣工作。
(四)整合資源,提高效果。要整合項目資源推動超級稻發展,把超級稻示范推廣項目與我部組織開展的農業科技入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農民科技培訓、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等工作相互銜接,充分利用這些項目建設和實施的有利平臺,在更大程度、更廣范圍上推動超級稻發展,發揮超級稻品種的產量潛力和增產效果。
(五)總結經驗,推動發展。各省(區、市)要及時總結超級稻示范推廣的鮮活經驗,特別是超級稻示范縣、示范鄉和種植大戶的經驗,并通過召開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擴大輻射力和影響面,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擴大影響,推動大面積超級稻發展。